微言大义
《郎景和:看病 还是看关系?》
@冢虎
“办事不求人”靠制度也靠社会,但现实中临床医生很难拒绝各种“熟人”的请托看病,难在鼓足勇气,难在担当责任,难在坚持原则。
《被雪藏的WHO意见:“流感神药”奥司他韦不止被降为辅助药物,它或将被踢出抗流感药物名单!》
@horse
按照事实说话,客观地看待抗病毒药物很重要。流感病毒本来就很难对付,再加上变异性强、流行性广、科普力度不足、公众健康素养较低等因素,导致奥司他韦被当成了“神药”。
《美国主教得肝癌后,最后的请求是什么?》
@宁
患者临终时我们医生能做的仅此而已。不去刻意延长寿命,不去刻意提早死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有生之年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予身心的慰藉。
《超六成医师愿意子女从医,四成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有改善!》
@严建刚
超六成医师愿意子女从医的结论值得商榷。很多医生子女不愿学医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关系恶劣,其次是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社会地位与风险责任倒置。
《给医护人员涨薪、休假! 这是2018收到的最好礼物!》
@小晨晨
政策很好,钱从哪里来啊?提高医生待遇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让一线医生切实感受到改善。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推荐阅读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热门资讯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