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坚守“医”线——航空总医院医务人员春节坚守岗位 守护首都健康
感染疾病科医生工作中
1月24日清晨,伴着一缕晨光,感染疾病科又送来了一位发热病人。航空总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医护人员们,又开始了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这是2020年庚子鼠年的除夕日,对医护人员而言,本是一个坚守岗位的寻常春节。但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忽至,这个春节对白衣战士而言,在一如既往的坚守中,又显得格外不寻常。在正常医疗之外,他们还担负着疫情防控的重任。感染疾病科只是全院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阖家欢聚的春节里,航空总医院全院医护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用一如既往的辛勤付出,坚守岗位,奋战在疫情防控保卫战线上,守护着首都健康。
全院厉兵秣马 春节沉着奋战
医院人员步履匆匆 奔走在防控疫情战线上
走进航空总医院,祝福的春联,大红的灯笼依旧,大门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的“万众一心 防控新冠”、“通风洗手戴口罩 平安健康过年好”、“发烧务必戴口罩 就医发热门诊找”等提示语,既显示着医院人疫情防控的决心,又体现着医院人工作中的细心。
在医院各门诊病房,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一如既往地工作着,门诊病房管理一丝不苟,医疗工作在忙碌中平稳有序进行。不同以往的是,每个人脸上的防护口罩和特殊科室人员的防护工作服,显得格外“抢眼”。
航空总医院医疗工作平稳有序
据了解,自1月20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大兴区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京城疫情防控保卫战便在猝不及防中打响。航空总医院快速反应,全院通力合作,迅疾投入到了疫情防控战中。
在保障春节假日期间医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运行基础上,全院上下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医院加强了节日期间的应急值守工作,尤其强化了感染疾病科、急诊、呼吸、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等重点岗位的值守,并由疾病预防控制处牵头,医务、护理、行政后勤全院联手,高效合作,快速完成相关培训、防护、消毒、后勤保障等工作。春节医院的平稳有序,继续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体贴的就诊环境和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正是全院干部职工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加班加点奋战换来的结果。
退票+请愿 首批一线医护进入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工作
在获悉疫情的第一时间,医院许多家在外地的干部职工纷纷主动退票,留岗值守。大家开玩笑说,退票退早了点,否则可以免去退票损失。在医院感染疾病科人员紧张情况下,各科室、党支部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党员干部带头,60余名员工主动请缨报名,快速组成了两个医护人员梯队,参加疫情防控应急增援。1月23日晚,在经医务处、疾病预防控制处、感染疾病科防护培训后,首批增援进入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和留观室的一线医护人员全部上岗工作,第二梯队增援人员已做好准备,在严阵以待中。
榜样的力量激发着全院员工
主动请缨上一线的郑志荣医生朋友圈留给家人的话
曾放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参加过SARS抗击战的内分泌科党员医生郑志荣,在没跟家人商量的情况下,此次第一个请战报名,成为医院首批增援人员。在进入感染疾病科工作前,郑志荣医生特意把老母亲接出院,叮嘱母亲一定要在家“乖乖的”“好好的”,等她回家。郑医生还在朋友圈里对不同意自己报名的女儿说,相信“妞儿”(女儿)会懂自己,相信家人会理解自己,因为自己是医者!
而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李伟主任医师,在2003年SARS期间就参与了救治工作,曾在救治期间累得晕倒。SARS抗击站后,她一直从事感染疾病科临床工作。感染科人手少,李伟长期跟年轻大夫一同轮值一线班,从无怨言。现在她已退休,本可以退居二线好好休息,可危急时刻,她又留了下来,从节前就开始每天在坚守。李伟主任说,她每天在这儿年轻大夫们就仿佛有了主心骨,他们就不那么紧张害怕了。说这话时,她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微笑,相信这份医者的微笑,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微笑。
医院多个党支部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郑志荣医生、李伟主任,疾病预防控制处李敬主任,也带领团队为了感染防护,一直费尽心机马不停蹄工作着。医院多个党支部医护人员纷纷写下义无反顾投入防疫第一线的请战书。连日来,在院领导亲临指挥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医务处、护理部、药学部、检验科、采购中心、总务处、保卫处等多科室处室各司其职,积极应对疫情防控,职能保障部门中层节日期间均在岗在院或在京待命,全院一盘棋,通力合作守护首都健康。
除夕日早上,顾不上吃早饭的疾病预防控制处负责人在紧张工作中匆忙喝一口奶
领导干部深入一线 不忘初心送温暖
院领导深入感染疾病科看望一线值班人员并指导工作
在带领全院快速应对,沉着应战的同时,航空总医院领导干部还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全院各岗位防控工作。除夕日一早,在党委书记、院长王文标的带领下,医院领导分3组深入全院,看望慰问工作在一线的值班人员。
院领导深入临床一线看望慰问值班人员
走访中,院领导为一线值班人员送上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对医务人员们以工作为重,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在疫情防控压力下,自觉担负重任表示衷心感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院领导反复叮嘱大家,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工作的同时,要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既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也要做好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从节前一直到大年初二,王文标书记和医疗副院长沈吉云,每天都坚持工作,深入一线指挥。王文标书记、路树强副院长还在除夕半夜带队为医护人员们送去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慰劳。真诚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位值班人员的心。
医护人员坚守“医”线 守护首都健康
从除夕日到大年初二,记者看到,在门诊各诊室,医院一线值班医务人员们一如既往出诊。他们的诊疗更为细致,对患者的各项叮嘱更为贴心。感染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童医学中心等重点防控科室医护人员工作更为严谨细致。
上岗前的细心防护
工作中的感染疾病科医护人员
在感染疾病科,医护人员们克服各种困难,保证科室24小时值守,尽管身着防护服有诸多不便,他们工作仍一丝不苟。在猝不及防打响的战役中,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基础上,他们还要沉着面对就诊流程流畅的逐步梳理,注意安抚患者及医护人员流露出的恐惧情绪和焦虑不安。李伟主任说,尽管自己也不免有担心,但为了工作,仍克制了自己情绪,严格规范高效有序进行科室的各种工作和管理。而一位护士,因为病人的不够理解,在除夕日的工作中,因又累又气,在工作中突然低血糖昏倒,李伟带人及时进行帮助安抚,并和医院领导一起耐心做好科里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
医务处特制的电脑屏保,给予医务人员特别提醒与信心
身着防护服的航空总医院医护人员坚信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坚守“医”线的工作人员
在急诊,医护人员们的脚步依然匆匆,面对急、难、险、重、高风险的特殊工作,他们选择了默默担当。
在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们像往常一样悉心照料着患者,没有因为假期出现一丝疏漏。“患者生命安全第一”,在谨记这样的工作原则同时,医护人员们没有忘记给患者们送上一份诚挚的节日祝福和一份温暖的心理安慰。
在手术室,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依然在紧张忙碌中有条不紊紧着。
在产科,所有工作有序开展,截止大年初二上午11点, 16 位金鼠宝宝已顺利出生,其中顺产15人,剖宫产1人。
忙碌工作的医院员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行动
战斗的间隙,吃着同事们专门送来的饭菜,有种别样温暖
在检验窗口、在分诊台、在收费处……在医院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个岗位上,都有忙碌工作着的医院员工。
其实,不仅奋战在一线的值班人员,医院医护人员们假日里手机都保持着24小时通畅,一旦科室有呼叫,患者有需要,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会立即赶回医院,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对于医护人员,过节和平时没什么区别,我们脑海里已经没有了节假日这个概念,这个春节更是如此。”一位值班人员的话,说出了航空总医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的行动。鼠年春节期间,航空总医院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与北京市40余万医务工作者一起,坚持奋斗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守护首都健康的工作岗位上。他们表示,服务患者,不分节假日,防控疫情,责任重于泰山。他们将牢记责任和使命,用心做好各项工作,在守护首都健康的战斗中,不负重托,竭尽全力。
(田琨 /文 张建房 田琨/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清华一附院获评为“三级卒中中心”“优秀静脉溶栓单位”及“优秀动脉取栓单位”
2025-05-17 -
new全市首例!极限营救新生儿高难度腹裂 修补手术在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完成!
2025-05-16 -
new名医常驻惠百姓 诊疗服务再升级丨巴中市中医医院名医馆正式揭牌启用
2025-05-15 -
05-162025
让“点单式”健康宣教精准对接居民实际关切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