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中国学术大丑闻!被境外出版商无情曝光!

时间:2017-04-22 19:23:37来源:未知作者:姬诗文 阅读: 76501

QQ截图20170422190048.png


事实上,几十年来,国际论文被撤稿也在逐年增加,大有随论文发表数量“水涨船高”之势。其中,伪造、剽窃以及不可重复是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

有媒体根据施普林格方面公开的信息分析了涉事机构的分布以及主要论文作者所在科室等情况。此次被撤论文,以高校附属医院为主,一些普通高校也榜上有名,共计77家单位。许多中国名校或附属医院中枪,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及附属医院等单位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此次论文集中曝光的重灾区。在科室分布上,以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为主。


QQ截图20170422185453.pngQQ截图20170422185453.png

此次撤稿论文的所在科室


此事件自2015年延续至今 “第三方”中介责任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发表时间从2012年至2016年,相当一部分文章有被引记录,引用次数从0到十几不等。

据中国科协官网的报道,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在与中国科协方面会谈时透露,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Tumor Biology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被撤论文。

目前施普林格方面已经停止与Tumor Biology杂志的所有者“国际肿瘤学与生物标志学会”的合同,2016年底停止了该杂志的出版。新出版商SAGE在今年1月接手了这份“问题”杂志。

QQ截图20170422185831.png


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官方报道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代表安诺杰在会谈中也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

第三方中介为何能够假手其间?这与期刊采取的同行评议制度不无关系。一位期刊出版人士向媒体表示,传统上期刊是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编辑部参考选用。此次事件中,稿件处理过程确有问题。

显然,正是这种推荐审稿人的做法导致同行评议漏洞,被中介公司利用,伪造虚假审稿人信息,进而批量犯案。


-->

   一则“中国学术界被爆惊天大丑闻”的新闻在境外媒体和中国的网络上流传着,而且被卷入丑闻的竟然有多所中国知名的学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4月21日,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发布了一条消息,经过调查发现,在2015年-2016年间,有107篇刊登在出版社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上的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还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更令人难堪的是:这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

oOOR-fyepses7460108.jpg


虚假信息被识破 众多高校附属医院中枪


根据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说法,这些论文存在的主要造假问题是<虚构审稿人和审稿意见>。其具体的造假做法是:论文作者会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审稿专家、或者冒用真实专家的身份,然后再编造出这些所谓审稿专家的邮件地址。之后,待论文被发到了这些虚假的邮件地址后,造假者会撰写出虚假的审稿意愿,高度评价这些论文,进而促使这些论文获得通过并得以刊登。

QQ截图20170422190048.png


事实上,几十年来,国际论文被撤稿也在逐年增加,大有随论文发表数量“水涨船高”之势。其中,伪造、剽窃以及不可重复是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

有媒体根据施普林格方面公开的信息分析了涉事机构的分布以及主要论文作者所在科室等情况。此次被撤论文,以高校附属医院为主,一些普通高校也榜上有名,共计77家单位。许多中国名校或附属医院中枪,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及附属医院等单位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此次论文集中曝光的重灾区。在科室分布上,以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为主。


QQ截图20170422185453.pngQQ截图20170422185453.png

此次撤稿论文的所在科室


此事件自2015年延续至今 “第三方”中介责任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发表时间从2012年至2016年,相当一部分文章有被引记录,引用次数从0到十几不等。

据中国科协官网的报道,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在与中国科协方面会谈时透露,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Tumor Biology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被撤论文。

目前施普林格方面已经停止与Tumor Biology杂志的所有者“国际肿瘤学与生物标志学会”的合同,2016年底停止了该杂志的出版。新出版商SAGE在今年1月接手了这份“问题”杂志。

QQ截图20170422185831.png


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官方报道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代表安诺杰在会谈中也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

第三方中介为何能够假手其间?这与期刊采取的同行评议制度不无关系。一位期刊出版人士向媒体表示,传统上期刊是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编辑部参考选用。此次事件中,稿件处理过程确有问题。

显然,正是这种推荐审稿人的做法导致同行评议漏洞,被中介公司利用,伪造虚假审稿人信息,进而批量犯案。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