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报道中名词的 规范化使用刻不容缓
医学名词是进行有效学术交流的前提和工具,如果缺乏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势必导致信息沟通中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从而妨碍人们的理解和交流。
在本次抗疫的进程中,有些大众媒体用“抗炎”来代替“抗疫”,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容易导致歧义。值得庆幸的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精神,自2月8日起,新闻报道中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表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因此,建议所有媒体在相关报道中使用已经公布的规范化名词。
此外,在新闻报道中,也存在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名词,如“浮肿”应为“水肿”,“抗菌素”应为“抗生素”,“疾病综合症”应为“疾病综合征”,“药物适应症”应为“药物适应证”,“低压血症”应为“低氧血症”,“胃肠粘膜”应为“胃肠黏膜”,“胸膜黏连”应为“胸膜粘连”,“几率”应为“概率”,“同位素”应为“核素”,“湿罗音”应为“湿啰音”,“甲氨喋呤”应为“甲氨蝶呤”,“环孢霉素”应为“环孢素”,“克隆氏病”应为 “克罗恩病”。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推荐阅读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热门资讯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