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的人生晚年
上周,病房来了一位75岁的女患者,人特别开朗健谈,看相貌似乎只有60多岁。她的主要病情是股骨头骨折术后肺部感染。
她住院三天了,家里一个亲人都没来。查房时,我和她聊起了天,她的一生让我颇有感触。
她25岁结婚,26岁生子,丈夫在边防部队当兵,她几乎是一个人带大孩子。40岁那年,丈夫转业回家,却又得了脑出血,命虽然保住了,但也基本上残废了,还因为疾病而情绪烦躁。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丈夫,还要辅导孩子学习,身心俱疲。
还好,她的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又上了研究生,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薪水很高。65岁那年,她丈夫去世,孙子出生了。儿子一个电话,她二话不说,收拾了行李就去北京帮忙带孩子,一带就是9年,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后才回到了西安自己的房子。有一天,她打扫卫生时不慎滑倒在地,右侧股骨颈骨折了,她不得不住院,换掉了股骨头,住院期间又患了肺炎,真是祸不单行。
住院的第四天,我让医生联系了她的儿子,儿子匆忙赶来,一开口却尽是埋怨。她本来还是有些渴望孩子能陪在身边,但最终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任性,大大咧咧地对儿子说:“医生说多吃钙片,很快就好了,我一个特别要好的老姐妹会照顾我(其实是她自己请的护工),你安心工作去。”
儿子当晚就赶飞机走了,去国外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她拉着护工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希望你对我好一点,尽心一点,我拿你当亲人了,我会按时足额付工资。”
听到这里,我劝她还是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她笑着摇摇头说:“人老了,孤独是免不了的,即便我留在他们身边,我也会孤独,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自然规律,和孩子孝顺不孝顺无关。再说了,我这不是还有存款和退休金嘛,用钱解决问题最舒坦,我也乐得自在。”
病房里还有个男患者,也是70多岁,4个子女轮流来探望。相比那位女患者的坚强通透,他就任性多了:吃个香蕉都让女儿跑3趟,喝汤嫌太淡,给他翻身,又嫌病床太硬……他仿佛是在行使某种权威,妄图掌握晚年的命运。他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吸引子女重视他。但他的子女都尽量避免跟他聊天,只是尽心照顾好他的身体。那份儿女簇拥的亲情里,透着一种莫名的凄凉。
每个人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当那一天来临,我们的身体机能老化,我们蜷缩像婴儿,我们任人摆布,我们连发脾气的资本都失去了,该以何种方式来迎接这场晚年抗争?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像这个女患者一样,自给自足、有尊严、有慈悲地撑过自己的晚年,而不是像这位男患者那样,看似尽享天伦,实则寂寞凄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