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用医界声音传递社会责任

时间:2020-05-27 13:37:16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熊文爽 王丽娜 秦苗 阅读: 145035

image.png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244个字提出了今年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强化基层卫生防疫,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等任务,将是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5月23日晚,在2020全国两会期间,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医师报》社共同举办的“声音·责任”2020全国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张伯礼院士、韩雅玲院士、葛均波院士等18位两会代表委员立足行业发展,用医界声音传递社会责任。

参会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唐金海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陈树波 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周崇臣 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

葛明华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

查 艳 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李甦雁 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杨林花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血液科主任

林顺潮 香港希玛眼科集团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

韩雅玲 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葛均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赵家军 山东省立医院院长

姚树坤 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

徐凤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林绍彬 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

霍 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张 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

               失常中心主任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主办单位:

董家鸿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医师报》社总编辑

李松林 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         

邓利强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

张艳萍  《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临床思维不当致七成误诊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宗俊琳)“身为一名医生或准医生,你有没有接触到‘临床思维’这个词?你又对‘临床思维’了解多少?……据统计,误诊病例中约70%以上主要是临床医生思维方法不当造成。”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教授在《医师报》“两会会客厅”中表示,住培阶段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完整的临床医师非常重要。他就目前青年医师普遍存在的临床思维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方法做了重点阐述,并强调了避免住培过度专科化的问题。

DRG付费更符合临床实际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丽娜)5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介绍,DRG付费一改以往按照单一病种付费的格局,将疾病的并发症和用药复杂程度纳入考虑,变成按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1)付费的模式。

“这种付费模式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就需要‘精打细算’,采用更加成熟的治疗方式,通过改革对国家医保费用的总体的控制、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将有限的医保资金花在满足患者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上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秦苗)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表示,健康不仅要关注身体状态,还要从关注心理状态和社会需求,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和死亡的认识,从疾病预防和社会康复多个维度提供医疗服务。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让民众对生命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索;公立医院有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18位代表委员释读两会精神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熊文爽  宗俊琳

他们是离两会最近的人,他们是理解两会精神最透彻的人。5月23日晚,在以“尊医重卫  守护健康  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声音·责任”2020全国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18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第一时间传递两会精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医师报》社共同举办,围绕如何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疫能力;提高基层医生防控疫情的能力;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生命至上,常态化关爱医师群体、扶持医疗机构四大主题展开讨论。其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为全场讨论热点,引9位代表委员争相发言;“基层医疗发展”获3位代表委员关注;“中医药发展”得3位专家献计;3位代表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就“生命至上,关爱医师常态化”话题发表观点。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医师报》社总编辑董家鸿院士全程参与,并对代表委员关心的四大主题进行了一一回应,他表示: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层面,协会将会在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加强全科医生疾病预防和传染病防控的能力,使基层和社区成为传染病的“扫帚”,坚决维护居民健康。

在基层医疗建设层面,协会会在加强专科医师培训的同时,通过继续教育,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中医发展层面,协会始终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爱医师群体是中国医师协会一直坚持和倡导的重点工作,希望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同时改进医师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探索推出更加合理的医师学术评价和晋升标准。

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李松林、《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李松林提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244个字提出了今年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强化基层卫生防疫,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等。“‘声音·责任’两会座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感谢各位代表委员始终关注行业发展,为医发声。在大家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

“我们感到非常幸运,能够与代表委员这样一支特殊群体、特殊力量的近距离接触。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和提案议案关乎这个行业发展和未来的晴雨表。”张艳萍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医疗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坚定发展信心,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本次座谈会在《医师报》直播中心进行,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搜狐网等平台同步直播,共收获69万人次在线观看讨论。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