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关爱尊重医师:要常态化法治化

时间:2020-05-27 15:41:54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荆冰 黄玲玲 王丽娜 阅读: 115515

image.png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将近两页提到了抗击疫情,两次提到了“生命至上”。后疫情时代,如何看待“生命至上”,如何更好地关爱医师群体、扶持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尽快走出困境?

生命至上 彰显大国担当和人文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韩雅玲院士说,党中央为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惜付出经济停摆两个多月的巨大代价,救治的患者上至百岁老人,小到新生儿,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从费用上讲,为每位普通型患者平均报销17万多元,危重症患者报销100多万元。为了挽救生命,我们国家不计成本,跟西方国家对待新冠肺炎的患者态度相比,彰显出了一个有温度的大国担当,真正践行了人道主义的伟大精神。

近半抗疫殉职医生死因非新冠   关爱医生要常态化法治化

韩雅玲委员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7日,全国至少有62名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殉职。其中因为明确或者可能的心脑血管原因殉职的医务人员达29名,占全部抗疫殉职人员的46.8%,平均年龄只有47岁,最小的29岁,这些数字非常令人震惊。接近半数的医务人员没有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倒下,却因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牺牲,令人扼腕痛惜。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建议从全国层面制定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让一线医务人员能够安心工作。还有很多医务人员常年无法休息,他建议是否可在法定的假期内保障医务人员的休息,甚至从制度或法律层面给予保障,作为管理者在执行时,也有据可依。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认为,医生工作强度和压力都非常大,不但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临床医生的办公条件也很艰苦,多人办公,没条件学习。工作忙碌吃不上饭现象非常普遍。

韩雅玲委员说,关爱医护人员,一定要形成一个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医疗机构要采取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要从自身做起,带头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葛明华代表说,疫情之外,广大医务人员在平时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鉴于行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特色,希望国家能从法律层面为医务人员安全建立长效机制。

吴德沛委员认为,应把对医生的关爱落实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生晋升、选拔不能唯论文、唯项目是从,可以分为研究型和临床型进行多方面衡量;工资待遇方面,要更加关爱年轻医生,增加工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说,尽管中国医师协会既往做了大量工作,但此次疫情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陕西的“末位淘汰援鄂护士事件”,让他深感在医师执业环境改善的问题上,医师协会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他表示中国医生协会将在改善医师权益上做更多的努力,让医师协会成为医师之家,最终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扶持医疗机构   渴望社会理解

因为疫情还没结束,因此医疗机构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医院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如何度过难关的长期挑战,韩雅玲委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地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理解医务界和医务人员,更好地完成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