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磁共振检查的优缺点

时间:2020-06-04 17:26:57来源:未知作者: 叶敏 阅读: 111448

随着磁共振检查技术不断进步,磁共振设备在我国县级医院已基本普及,磁共振检查已成为各级医院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磁共振是利用人体内原子核核磁共振现象进行任意断面、多种扫描序列及功能成像,把影像检查由过去单一的解剖学诊断模式推向提供病理、生理、组织代谢等多种信息诊断模式。同DR、CT检查相比,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孕妇、儿童都可放心接受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具有相对安全、广泛适用等特点,逐步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首选。

磁共振的分类

磁共振设备按磁体特点分为:永磁型、常导型和超导型3种类型。常导型磁共振由于其磁场均匀性、稳定性较差和高能耗等突出问题基本上不被医院认可。永磁型磁共振最早应用于临床,磁体采用铁磁性永磁材料具有造价低、运行成本低、故障率低、开放型磁体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超导型磁共振磁体是由液氦提供超低温环境的超导线圈;通电使超导线圈产生磁场并达到预定场强(最高10.0 T)后关闭电源,超导磁体产生稳定、均匀、高场强的磁场,为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打开无限可能。

磁共振检查优点

磁共振检查在现代医学诊疗实践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磁共振检查不仅提供病灶解剖诊断信息,还可提供病灶发生发展、血供灌注、组织成分、组织功能与代谢信息。对临床疾病的诊疗方案、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分析均有着指导价值。

1、磁共振检查多方位成像定位准确,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利于微小病变显示。多序列常规扫描提供多种对比基础上动态增强扫描,更有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磁共振检查提供多种特殊序列扫描技术;如水抑制、脂肪抑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化学位移同反向位技术常用于分析病灶组织成分和检出隐匿性病变,尤其是SWI具有检出微出血的无可替代的能力。血管成像技术(MRA)无需造影剂完成全身各部位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无需造影剂检出椎管、胆道、胰管、尿路、内耳等囊腔内病变。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清晰显示颅神经和周围神经形态、病变及毗邻关系,为神经病变的诊治打开了美好前景。

3、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DWI用于超急性期脑梗塞、肿瘤筛查、良恶性鉴别、TNM分期及疗效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可不用造影剂)用于脑缺血早期诊断及肿瘤血流灌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是目前唯一能无创分析活体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用于肿瘤代谢物分析及代谢性疾病诊断。弥散张量成像DTI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用于脑部病变诊治、手术预后评估及神经功能学研究。

4、磁共振检查无X线辐射,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应用于胎儿检查,在中晚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有超声不可比拟的优势。

磁共振检查缺点

1、检查时间长,极易产生运动伪影,儿童或易躁动患者需要服用镇静剂完成检查。

2、磁共振检查射频脉冲对人体有致热效应,高热患者不适合磁共振检查。

3、大多数常规抢救设备、器械不能进入磁共振室和检查时间长是导致急危重症患者不适合选择磁共振检查的根本原因。

4、磁共振检查序列多,图像信号产生原理复杂,可能会出现难以解释的情况,再结合CT和/或DR图像后往往会出现迎刃而解的结局;部分疾病需要DR、CT及MRI联合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在肌骨疾病诊断三者联合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另外,就目前而言,磁共振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治与CT(甚至DR)相比没有优势。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