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百度创伤地图上线 助伤者最快找准救命医院

时间:2020-10-18 13:11:13来源:未知作者:荆冰 阅读: 66971

金秋十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层林尽染。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国际急危重症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牵头,国际创伤救治联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众博创伤医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会上宣布成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和“医疗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并正式启动了《中国创伤年度报告》编写工作,这是我国首次统计创伤医学领域数据的年度报告。会议同时宣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十家医疗机构加入百度创伤地图,方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微信图片_20201018110534_meitu_3.jpg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良辅教授以及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担” 领头羊,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使命所在

 

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姜保国教授介绍说,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200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8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是第5位死亡原因,而在45岁以下人群中,伤害性死亡是第1位的死因。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但既往我国整体创伤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落后于临床其他医学专业学科,亟待形成并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创伤救治体系。


微信图片_20201018110557_meitu_1.jpg


在教育部的批准下,由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牵头,于2016年9月24日成立了中国首个创伤联盟,由国内从事创伤救治的百余家医疗机构和500余位创伤救治专家组成的学术团体——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承担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创伤培训及能力提升、创伤救治信息化支撑及数据库建设的任务。目前已在全国28 个省(区、市)建立了360个区域创伤救治体系,1015 家综合医院建立了创伤救治中心,覆盖2.3 亿人。同时,依托全国严重创伤救治培训中心,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重庆、湖北、陕西、甘肃建立了9个省级培训基地,培训2.2万余人次。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已向柬埔寨、老挝等发展中国家推广。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将“创伤中心”列入综合医院学科建设规划,委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在全国推广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国卫医2018第477号),2019年决定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落实相关职责任务,在全国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如今,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已满周岁。

 

“汇聚”大数据,启动《中国创伤救治年度报告》编写

此次会议上,姜保国院长对已完成的“2019年度我国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分析”做了介绍。数据显示,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是50-54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跌倒或坠落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占全部病例的38.35%;20~24岁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与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有关;收治到医院的病种多为骨科和颅脑创伤,其中颅脑创伤病死率达2.17%;从收治区域来看,创伤病例数最高的是华东区,占全部病例31.64%;从病死率来看,全国平均病死率是0.79%,以东北地区为高,占1.17%;从并发症的发病率来看,男性同样高于女性,并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

未来,该数据统计还会加入二级医院、中医院、军队医院及院前相关数据,确保《年度报告》全面、真实、客观,将为创伤救治各个层面的决策依据、创伤救治的医疗资源的分配、创伤救治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国家卫生保健计划和预防工作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临床数据。

同时,在创伤年度报告的数据支撑下,利用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最新的急救诊疗信息系统服务于各级急救中心、医院及卫生服务机构,打通院前、急诊以及院内专科等急救的各个环节,将极大的提升现有急救体系的服务能力,使每个创伤患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

 

“快”字当头,百度地图助伤者找准救命医院

当下,我国传统急救体系存在一定被动性和未知性,患者对创伤救治的认知和对创伤救治医院的识别度又相对匮乏。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及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认证的医疗机构与百度地图联手,在百度地图上进行标注,方便公众第一时间通过百度地图找到最近的创伤中心,及时获得救治。

首批添加“创伤中心”标签的医院共有十家。公众可在百度地图中直接搜索“创伤中心”、“创伤医学中心”等关键词,或搜索自己熟悉的医院,通过标签了解该医院是否有创伤中心,并快速了解医院情况、前往路线和预估时间等等,为伤者争取更多急救的“黄金时间”。

同时,在用户使用百度地图搜索创伤中心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沉淀大数据信息。这些大数据信息有助于我国建设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及创伤救治体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打造创伤急救行业规范,提升创伤急救区域统筹协调能力。

微信图片_20201018110550_meitu_2.jpg

首批添加百度地图“创伤中心”标签的十家医院上台领取“生命之星”

 

“护”器官为先, “器官保护中国行”北京站开拔

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和医疗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将搭建创伤救治团队和器官移植团队的国家级合作平台,同时加强创伤救治团队的器官保护培训,提升大家器官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并加强器官合理有效使用,真正实现生命的延续。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 主要是针对颅脑创伤这一创伤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而建立,旨在提升颅脑创伤救治能力,建立救治规范,降低死亡率。

质量控制在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成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医疗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将建立创伤标准化救治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创伤救治工作的质量控制,落实创伤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来整体提升全国创伤救治水平,实现创伤救治均质化。

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在与时间抢生命的过程中,用现代化技术保留、保护每个患者和伤者的重要器官,实现最大的救治率,是救命的首位。姜保国院长指出,启动“器官保护中国行”活动,不仅助力我国人体器官保护工作,还将推动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主动性、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将与相关专家一起,探索创伤后脑死亡患者在国家相关法规、器官捐献流程下进行供体质量的维护、器官保护、器官质量优化,进一步改善器官匮乏,拓展优质捐献器官,为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实现生命延续。


附:首批入驻百度地图的创伤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责任编辑:荆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