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健康频频“失守”,猝死悲剧何时终结?
来源: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转自一老师的微信,来自这道德沦丧,生命最轻薄的时代:纪念我的大学同学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罗斌主任。
昨晚一直到12点在浙一医院ICU,默默地为他送行。从早上10:12分送到上虞人民医院急诊科到晩上11点,医生们整整心肺复苏并体外循环13小时!大家舍不得他的离开!
医生在离每天工作的医院一墙之隔仅仅路上2分钟的小区里,救不了自已!我们一群医生救不了他!他救人无数,却救不了自己。这个悲剧本不应该发生,但很有可能明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愿天堂没有加班,没有值班,没有论文,没有病人。
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生的健康却频频“失守”这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案例其中的一位医生,2015年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闫润栀猝死,年仅28岁。“闫大夫去世前忙了一个多月,同事说压力大有些郁闷,但工作重没时间缓解,科里的活多。3月2日凌晨抢救了一个病人,写完病历都快4点了,早上交班查房之后回去,下午在急诊就没过来。”
“闫大夫死之前当完住院总,没怎么休息。活活累死的。”而去世前,“他还未结婚,是家里的独子。”“活活累死”,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慨念,还有一个数字。
中国全国去年的病人麻醉死亡率为万分之五到十,中国共有不到八万麻醉医生,按这个死亡率,医生的死亡率是病人的十倍。
这个死亡率正常吗?正常吗?
“医生”是一个高危行业,而不是别人眼中穿着白大褂,拿着报告,每天光鲜亮丽的,他们时常加班,工作繁杂,即使见到多么血腥的场面也要硬着头皮上。甚至于这么多的猝死事件也告诉他们一个当好一个医生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关注身体健康,积极锻炼,有一个好体魄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守护生命。
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死痛,多点理解和关爱。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患病风险并不比普通人群低。由于生活不规律,医生的健康情况比同年龄组人群还要差。超负荷的工作是一个原因,爱岗敬业的心可能是医生这个群体得不到休息的矛盾情节,即使自己辛苦劳累,也希望能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驱使着他们不断的为他人服务,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如果看到病房走廊外疲惫的他们在缓缓走着,请先不要怒目相斥,也许他们现在需要一刻的喘息,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
一次又一次发生的医生猝死事件,
一次又一次死亡的代价,
希望我们每一位医护,
都能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
在繁重工作之余,善待自己。
因为只有好好活着
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好好活着就是对家人、
朋友、病人最大的负责!
祝罗医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做不完的手术,没有上不完的夜班,没有加不完的病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