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默”守健康,全面关“艾”,HIV高敏核酸检测助力早发现早治疗

时间:2020-12-05 12:52:30来源:未知作者: 阅读: 68614

 2020年12月2日,珀金埃尔默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签署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估实验合作”,旨在进一步加强HIV高敏核酸检测以支持HIV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今年121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0月底,我们国家现在报告的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经达到了95.8万,就在今年的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达到了13.1万,艾滋病的防治任务艰巨。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早诊早治”的治疗理念,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办、珀金埃尔默支持的“默守健康,全面关艾”国际艾滋病日主题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核酸检测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继续推行综合的强化的干预措施基础上,提出"90-90-90策略",即:存活的HIV/AIDS者90%被检测出,诊断的HIV/AIDS者90%接受规范的HAART,治疗的HIV/AIDS者90%达到病毒被抑制,并规划到2020年,将年新发感染人数控制在50万以下。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汪宁教授介绍: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病变、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HIV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HIV相关检测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检测HIV的产品有100多种。检测种类虽然繁多,但可分为几大类: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细胞学检测等。从第1HIV抗体检测试剂问世到现在,HIV血清学检测试剂已经发展到了第4代。

在本次会议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沈银忠教授介绍:“《中国艾滋病诊断指南(2018版)》强调HIV核酸检测在艾滋病诊断、治疗、病情评估以及HIV耐药判断等中的价值。目前,在HIV诊断相关检测指标中,HIV核酸检测敏感度最高,可大大缩短检测的窗口期,有助于HIV感染的早期诊断

核酸检测进入“高精尖”时代

近些年来,随着核酸检测在HIV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HIV核酸检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艾滋病成为可以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对于HIV核酸检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精准,检测下限更低,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的检测方法将成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首选。

沈银忠教授介绍:“新一代的HIV检测试剂,更加灵敏,最低检出下限为33IU/ml,从现在HIV核酸检测的发展趋势来看,检测下限降低有助于发现HIV早期感染者;对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而言这一检测技术有助于发现低病毒血症,早期发现HIV耐药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降低治疗失败风险”在会议的最后,本次大会主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总结道:“HIV核酸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帮助尽早发现HIV感染,并有助于追踪病毒载量水平变化和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助力中国早日实现艾滋病防治三个90%的目标。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