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大爷做“美甲”?!深圳首例全身电子线治疗皮肤蕈样霉菌病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年头,63岁老大爷跑去医院做“美甲”!
纯铅放疗师定制版!
您见过么?
“到我这个年纪,做美甲还真是头一次,享受了一把医师级的定制美甲服务”。这位63岁的老爷子说道。
来自广东河源的钟大爷,7年前没有理由的反复出现四肢、躯干皮肤瘙痒,自己买了外用皮肤类药膏,使用后效果一般,症状时好时坏。
去年2月份,钟大爷突然出现前额肿块,并逐渐增大。便去了医院就诊,取前额肿物活检后,病理高度疑为T细胞源性淋巴瘤。
今年7月,钟大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皮肤蕈样霉菌病。完善PET/CT检查后,全身显像提示:全身多处皮肤增厚,伴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瘤累及可能。具体情况:前额部、头皮、面部、颈部、右侧前胸部、双腋窝、双侧大腿可见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的隆起性斑块。
“国家队”放疗天团扎根在深圳
让有需要的市民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蕈样霉菌病又称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原发于皮肤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少见,病程发展缓慢,全身皮肤均可发生,常伴皮肤瘙痒。病变可局限于皮肤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晚期可发生淋巴结和内脏受侵。病变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助理、放疗科主任金晶教授建议钟大爷行全身电子线照射+局部瘤样病变加量放疗。
在金晶教授带领下,北京总院派驻深圳的物理专家张可教授、深圳医院物理师赵漫、丁真等以及深圳医院技术组专家张寅,给患者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实施全身电子线照射。目前患者放疗中,过程顺利,无明显不适。
▲放疗科医生、物理师、技师正在讨论实施全身电子线照射的患者情况
“我们这支肿瘤防治‘国家队’扎根深圳,就是要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能看疑难杂症,得到规范化治疗。”金晶教授介绍,“放射治疗科从2018年10月正式接诊以来,不到一年半开放床位185张。拥有由王绿化院长、陈志坚主任、梁军主任等专家组成的高水平放疗团队。配备有医用直线加速器2台及一台大孔径四维CT模拟定位机一台三维后装治疗机。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还将新增10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届时将彻底改变深圳及周边市民“看大病难”的问题”。
组团“打怪”很重要
强强联手灭肿瘤
由于蕈样霉菌病发病率低、诊断经验少,需要医生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及与物理师、技师的高度配合,同时需要必要的特殊设备,因此很少有单位能够实施全身电子线照射。
进行全身皮肤电子线照射时,物理师与技师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患者需要全身治疗,必须加大加速器照射源与全身表面的距离以完整包括患者全部身长。另外,还需要让患者站立在特制的有机玻璃桶状屏风后以使身体表层皮肤接受到足够剂量。物理师需要仔细计算剂量并且实时监测患者实际受到的照射剂量,以最大化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照射期间,技师需要配合物理师保证每个照射角度的重复性一致,由于每次照射时间长,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照射期间的体位与安全。8月26日医生查房反馈,仅照了3个周期的全身皮肤,钟大爷的额头、鼻翼的包包都退缩了。据调研,此例为深圳以及深圳周边第一例全身电子线治疗的病例。
▲物理师最大化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技师正在观察患者在照射期间的体位与安全
金晶教授介绍,我们已经成功治疗包括钟大爷在内的2位患皮肤蕈样霉菌病患者了,其中一位在深圳因无人提供规范的全身电子线照射,多次照射,但是很快多部位复发。早期蕈样肉芽肿患者的预后较好,照射期间保护双眼角膜晶体、手脚指(趾)甲,放疗的不良反应比较小。经过规范、准确的全身电子线照射,5年生存率近90%。
小科普:
1.什么叫蕈样霉菌病?
蕈样霉菌病( mycosis fungoides,MF) 又称蕈样肉芽肿, 是一种原发于皮肤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少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3%,占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60%,好发年龄为45~69岁。病程发展缓慢,全身皮肤均可发生,常伴皮肤瘙痒。病变可局限于皮肤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晚期可发生淋巴结和内脏受侵。往往被误诊为湿疹、牛皮癣、或皮炎,被当作皮肤病进行治疗,可能需要经过几年的观察、多次活检才能确诊。
早期蕈样霉菌病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氮芥涂抹、干扰素、阿维 A、激素及紫外光等,起初治疗有效果,但容易复发。
病变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上述局部治疗无效、病变有向全身播散趋势时,应该及时给予全身电子线治疗,否则很容易全身皮肤复发播散,甚至导致内脏受侵,影响疗效。
2.什么是全身电子线照射?
全身电子线照射( total skin electron beam therapy,TSEBT) 是治疗蕈样霉菌病的重要手段,可用于任何分期的患者。最适宜的方法是全身电子线预防性皮肤放疗+皮肤局部病变加量放疗。全身电子线放疗的优势是仅仅治疗表层的皮肤,而患者深部脏器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门诊工作明星餐叙会
2025-07-22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开展防暑降温行动
2025-07-22 -
new“组团”施救显威力,重症患者迎“新生” ——万源市人民医院40岁患者康复记
2025-07-22 -
07-222025
以特色党建品牌赋能 助医院获高质量发展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