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组团”施救显威力,重症患者迎“新生” ——万源市人民医院40岁患者康复记

时间:2025-07-22 10:39:54来源:医师报作者:陈远航 阅读: 136

医师报讯(通讯员 陈远航)2025年7月3日,四川万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名39岁女性因车祸导致意识丧失、多脏器损伤,生命危在旦夕。经过“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多学科精准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并在7月17日迎来40岁生日之际,收到了一份来自医护人员的特殊礼物——一场ICU病房里的温情庆生会。这场生命与温情的双重守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1.jpg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跑赢“生命接力赛”

7月3日,患者因“车祸伤致意识改变”紧急送入万源市人民医院ICU。入院时,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双侧瞳孔不等大,胸腹部多处开放性伤口伴活动性出血。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急救预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同时紧急联系普外科、麻醉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医院常务副院长彭绍贤当即组织达州市中心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驻院帮扶专家杨柒博士、贾智勇主任、韩坤博士等进行多学科会诊,确定联合诊疗方案,并亲自参与患者的临床用药指导与管理。

当日,患者由普外科急诊全麻下行“腹腔镜中转小肠破裂修补+横结肠浆肌层挫裂伤修补术”,术后返回ICU继续监护治疗。彭绍贤副院长全程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经过14天的积极救治,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颅内及胸腹部情况稳定,意识完全清醒,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拟转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温情时刻:ICU病房里的“重生”生日会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中得知,7月4日是她的40岁生日,但因病情危重未能庆祝。为传递生命的希望与温暖,7月17日下午,在确保不影响其他患者治疗的前提下,ICU主任胡大满、护士长谢益建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补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生日会。

图片2.jpg

病房内,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和手写贺卡,患者丈夫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医护人员围在床边齐唱生日歌。“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患者含泪挥手致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感慨道:“这里不仅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有家人般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与温暖。”

图片3.jpg

图片4.jpg

医者仁心:从“救命”到“暖心”的医疗升级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生日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生’的坚持与鼓励。”彭绍贤副院长表示,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成效——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多学科协作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显著提升了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万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大满强调,ICU不仅是抢救生命的战场,更是传递人文关怀的港湾。“我们始终致力于满足患者从生存需求到情感需求的全方位照护,让医疗更有温度。”

据悉,自“组团式”医疗帮扶项目启动以来,万源市人民医院已成功救治多例疑难危重病例,区域医疗水平显著提升。此次事件不仅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彰显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生命至上、仁心济世”的崇高精神。

万源市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组团式”医疗帮扶成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医疗人文建设,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