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施救显威力,重症患者迎“新生” ——万源市人民医院40岁患者康复记
医师报讯(通讯员 陈远航)2025年7月3日,四川万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名39岁女性因车祸导致意识丧失、多脏器损伤,生命危在旦夕。经过“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多学科精准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并在7月17日迎来40岁生日之际,收到了一份来自医护人员的特殊礼物——一场ICU病房里的温情庆生会。这场生命与温情的双重守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跑赢“生命接力赛”
7月3日,患者因“车祸伤致意识改变”紧急送入万源市人民医院ICU。入院时,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双侧瞳孔不等大,胸腹部多处开放性伤口伴活动性出血。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急救预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同时紧急联系普外科、麻醉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医院常务副院长彭绍贤当即组织达州市中心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驻院帮扶专家杨柒博士、贾智勇主任、韩坤博士等进行多学科会诊,确定联合诊疗方案,并亲自参与患者的临床用药指导与管理。
当日,患者由普外科急诊全麻下行“腹腔镜中转小肠破裂修补+横结肠浆肌层挫裂伤修补术”,术后返回ICU继续监护治疗。彭绍贤副院长全程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经过14天的积极救治,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颅内及胸腹部情况稳定,意识完全清醒,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拟转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温情时刻:ICU病房里的“重生”生日会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中得知,7月4日是她的40岁生日,但因病情危重未能庆祝。为传递生命的希望与温暖,7月17日下午,在确保不影响其他患者治疗的前提下,ICU主任胡大满、护士长谢益建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补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生日会。
病房内,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和手写贺卡,患者丈夫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医护人员围在床边齐唱生日歌。“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患者含泪挥手致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感慨道:“这里不仅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有家人般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与温暖。”
医者仁心:从“救命”到“暖心”的医疗升级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生日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生’的坚持与鼓励。”彭绍贤副院长表示,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成效——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多学科协作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显著提升了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万源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大满强调,ICU不仅是抢救生命的战场,更是传递人文关怀的港湾。“我们始终致力于满足患者从生存需求到情感需求的全方位照护,让医疗更有温度。”
据悉,自“组团式”医疗帮扶项目启动以来,万源市人民医院已成功救治多例疑难危重病例,区域医疗水平显著提升。此次事件不仅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彰显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生命至上、仁心济世”的崇高精神。
万源市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组团式”医疗帮扶成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医疗人文建设,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门诊工作明星餐叙会
2025-07-22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开展防暑降温行动
2025-07-22 -
new“组团”施救显威力,重症患者迎“新生” ——万源市人民医院40岁患者康复记
2025-07-22 -
07-222025
以特色党建品牌赋能 助医院获高质量发展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