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难治”的小细胞肺癌迎来新进展,患者生存期突破“年”坎

时间:2021-09-29 16:47:14来源:未知作者:秦苗 阅读: 139714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生物学上相对复杂的恶性肿瘤,占肺癌总数的15%[1]。但它却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分型,尤以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快,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肺癌诊疗领域广为专家和学者所知。 

据了解,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就会出现癌细胞远处转移, 2/3的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这些患者也被称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体内的癌细胞往往已广泛扩散至整个肺部或身体其他部部位[2],尤其是脑转移和肝转移,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3%[3]

治疗难以突破 患者预后很差

在临床治疗中,许多医生最不希望面对的就是小细胞肺癌。过去几十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尽管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层出不穷,患者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生存时间,都有了显著改善,遗憾的是这些成绩都体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身上,小细胞肺癌依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解释说:“小细胞肺癌是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最差的一种,尤其到了晚期,它的治疗方案这两年进展非常慢,化疗方案的治疗策略已经使用很多年了,仍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据了解,尽管多数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初始反应较好,但疗效维持时间短,在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概率很高[4]。一旦出现复发,病情往往会快速恶化,后续治疗的效果较差,一线化疗后患者的平均寿命仅有10个月左右[5]

163290535255441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


那么,这一令人闻之色变的癌症是否有可能通过一些筛查技术在早期被检出呢?

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颖教授表示:“小细胞肺癌缺乏早期症状,现在做的肺癌筛查更多是筛查毛玻璃结节,不一定能够更早的发现肿瘤,小细胞肺癌一旦出现症状就是晚期,像咳嗽、咳痰、痰里带血、胸痛、乏力等都是晚期的症状。假如我们是一年查一次胸部CT,由于小细胞肺癌增殖很快的特点,可能在你没有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长得很大了。”



1632905395698157.jpg

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颖教授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发病人群中吸烟因素尤其明显,95%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吸烟史[6]。“目前,中国的东部、北部区域因为吸烟人群更多,可能发病率更高,西部、南部相对来说要少一些。”程颖教授对此表示,“烟草里面毒性的东西很多,致癌物质有几十种,所以控烟对小细胞肺癌的意义很大,我们也在倡导。在美国控烟以后,肺癌的发病率下降非常明显,尤其在男性中。我们中国的控烟目前还是一个大问题。”

免疫治疗开启新篇章 助力患者突破长生存困境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开创了肺癌治疗的新领域。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来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阻碍癌细胞生长,其全身副反应小,作用精准、效果优越,使得很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获得了长期生存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遗憾的是,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小细胞肺癌基因改变非常复杂,还没有明确的可以靶向治疗的驱动基因,没有像肺腺癌一样针对特定驱动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选择。因此目前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选择的是对肿瘤细胞普遍有效的广谱的抗肿瘤策略,比如放疗,化疗,还有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选择,现在在中国上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只有2个。国内的四家药厂免疫药物在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研究都做完了研究,此外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四药联合的研究,除了化疗双药联合,还有免疫加抗血管的联合,其实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延长,生存两到三个月不满意,我们希望能够更长。另外随着最近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的分子分型的提出,根据不同分型的分子特征为小细胞肺癌患者量身定制治疗策略的研究也探索中。”程颖教授说到。

“此外,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取得了突破,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超过了一年,达到13个月,在亚洲人群中更是达到了14.4个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贡献。”于金明院士谈到。目前,这一治疗手段已获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

“相信未来随着免疫治疗等创新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免疫治疗、精准检测、精准治疗、放疗等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融合,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将实现更大的突破,会有更多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于先进的创新疗法,其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存。”于金明院士说到。

 

声明:仅供疾病教育时参考使用,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1] LUNGevity Foundation. Types of Lung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types-of-lung-cancer. Accessed March 2020.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15-Lung-fact-sheet.pdf. Accessed March 2020

[3] Cancer.Net. Lung Cancer – Small Cell.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33776/view-all. Accessed March 2020.

[4] 冯鑫. 总医院肿瘤科近4年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

[5] Schabath, et al. Lung Cancer. 2014 Oct;86(1):14-21.

[6] 刘峰, 黄华萍, 李羲,等.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and its revelation%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09年肺癌患者诊治情况调查[J]. 中国基层医药, 2016, 000(001):18-21.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