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使命 目标 理想
5月10~13日,第38届美国心律学会科学年会(HRS 2017)在美丽的“风城”芝加哥召开。大会主题是“share a mission(共同的使命)”。HRS2017大会主席Michael R. Gold教授在开幕式上说,“共同的目标和理想,陪伴着HRS走过了近40年”。他介绍,目前HRS已有近6100名成员,其中25%的成员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
荣誉
张澍教授荣获
美国心律学会2017年主席杰出贡献奖
芝加哥当地时间12日晚的HRS 2017年会主席招待会上,迎来了本次会议振奋人心的时刻——HRS主席Micheal R.Gold教授将本年度的“杰出贡献奖”授予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该奖由HRS主席提名,颁给国际上在心律领域学术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心律学专家。这也是北美心律学会首次为中国学者颁发主席杰出贡献奖。
研究速递
EWOLUTION1年随访结果:WATCHMAN安全有效
EWOLUTION研究1年随访结果证实了WATCHMAN封堵器在口服抗凝药物适应证或禁忌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始于2013年,入组患者超过1000例。这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参与的真实世界研究,更能反映真实世界的患者情况。
研究在术后随访了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大部分患者(60%)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或口服抗凝药(27%)。第一次超声随访停药之后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降至8%,双联抗血小板患者降至28%。3个月内华法林全部停用,6个月内双联抗血小板全部停用。
由于该研究入组了大量高出血风险、口服抗凝药禁忌的患者,试验设计初期,预期1年后的卒中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较高。然而1年随访数据却显著低于当初的预期,这也再次证明了WATCHMAN卓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1年期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仅为1.1%,对比预期下降了84%;1年出血发生率为2.3%,对比预期降低了54%。
EWOLUTION试验1年随访数据结果,相较之前的RCT研究和注册试验,WATCHMAN封堵器有了更高的植入成功率和封堵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却最低。
对于此次真实世界研究代表的高风险的广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而言,1年随访数据中极低的卒中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也与WATCHMAN之前超过2500名患者(超过6 000患者年)的随访数据保持一致。
Reveal-AF研究:筛查高危房颤人群至关重要
“房颤(AF)引起的卒中与伤残率、死亡率和成本的增高密切相关,心房血栓的形成并不取决于其他的AF症状是否存在。并且,口服抗凝药可降低与AF相关的卒中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医学教授James A. Reiffel说。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给予无症状性AF与有症状性AF同样的重视。
Reveal-AF研究为前瞻性、单组、开标、多中心研究,通过在高危人群中应用置入式心电监护仪来确定未诊断过的AF的发生率。主要终点是患者18个月时发生持续≥6 min的AF。患者入选条件为CHADS2评分≥3分,或2分且至少有一项下列合并症:冠心病,肾功能损害,睡眠呼吸暂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有394例患者接受了置入式心电监护仪。
结果显示,AF检出率为6.2%(30 d),29.3%(18个月)和40%(30个月),平均检出时间为123 d。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监测时间限定在30 d内,超过3/4的患者的AF会漏诊。在符合主要终点的患者中,有56.3%的患者服用抗凝药,14.8%的患者在随访期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Reveal-AF研究纳入的危险人群代表了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患者群体,随访18个月时AF检出率达30%,30个月时检出率增加至40%。
POWDER-AF研究:消融术后持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降低房速复发
真实世界中,即使是在消融术后的空白期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ADT)。至今还未有随机临床试验验证在空白期使用ADT,是否能降低肺静脉电隔离(PVI)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A)的复发。POWDER-AF研究旨在明确PVI术后1年内持续使用既往无效的ADT是否能降低ATA的复发。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在PVI术后3个月无房颤发生的患者,以1∶1随机分配至终止或者继续ADT治疗组(ADT OFF 与 ADT ON)。随访PVI术后3~12个月的情况(在PVI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24 h Holter;术后12个月进行7 d Holter,如有额外症状,使用心电图监控)。
结果显示,对于消融术后3个月无AF事件发生这类处于空白期的患者,持续使用既往无效的ADT治疗,能够显著降低PVI术后ATA的复发。持续使用ADT的治疗策略,反复消融和意外入院的概率更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RAID研究:雷诺嗪在置入ICD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根据MADIT-CRT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置入ICD或者CRT-D的患者,既往无VT/VF事件的患者术后2年发生VT/VF或者心脏性猝死的概率为20%;而在第一次发作VT/VF事件后,术后2年这一风险升高至60%。RAID研究旨在明确雷诺嗪治疗是否能降低需要ICD治疗(ATP/电击)的VT/VF或死亡的心律失常复合终点事件。
结果显示,在ICD高危患者中,使用雷诺嗪并没有显著降低VT/VF或者死亡复合终点事件、死亡、ICD电击的发生率。
雷诺嗪治疗能显著降低需要ATP治疗的首次VT/VF事件,以及需要ATP治疗的复发VT/VF事件的风险。各治疗组之间,首次不恰当治疗风险没有显著差异。然而,雷诺嗪治疗能显著降低反复不恰当的ATP治疗。对于首次以及反复心血管或心衰住院的风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AEIOU研究:阿哌沙班预防卒中可与华法林相媲美
AEIOU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阿哌沙班完全不间断应用和手术当天早晨暂停给药两种治疗方案进行了对比。所有患者为非瓣膜性AF并拟行消融术者,术前均服用阿哌沙班至少21 d。主要疗效终点是非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主要安全终点是临床大出血。
2015-2017年随机入选300例患者(阿哌沙班不间断组150例,暂停组145例),与2011-2017年在同一中心接受华法林不间断治疗的2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匹配队列研究。
AEIOU研究显示,AF消融期间,无论持续还是暂停应用阿哌沙班,其预防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皆与不间断应用华法林类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6-302025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疗法有新突破
-
new“珠峰”项目总结会在杭州召开,超万名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2025-06-30 -
new双靶点GLP-1/GIP受体激动剂BGM0504 II期数据在ADA第85届科学会议发布
2025-06-25 -
new儿童生长发育创新成果发布暨“小竹笋”儿童健康关爱公益项目启动
2025-06-18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