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不敢开的刀” 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2-01-01 22:02:00来源:未知作者:融媒体记者昕亚 阅读: 164317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昕亚)“黄老语录,跨越两个世纪的生涯,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做一名好医生,做一名好老师。”

2021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在“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深情致辞中说道。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承办,通过网络会议形式成功召开。

2022年1月1日时值国际著名肝胆外科学家,中国“胆道外科之父”,我国肝胆胰外科奠基人之一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当日,全国共20多万人次上线参会追忆。会议直播期间全国各地专家同道,黄志强院士的学生、后辈,以及众多患者进入直播间深切缅怀黄志强院士,向黄志强院士献花、致敬。

本次会议在全国特设7个分会场(排名不分先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邀请多位院士、著名专家代表、黄志强院士学生代表及亲属参加,忆大师风采,续崇敬之情,扬外科之光!

会议分3个环节。“一代宗师 一生光辉”环节由李强教授主持。会议在全体观看黄志强院士光辉一生视频播放中拉开序幕。志绍岐黄,誓将肝胆疗民瘼;强如扁华,独运针刀壮国魂。从医77年,入伍59年,党龄59年,黄志强将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国家和军队医学事业,鞠躬尽瘁直至生命最后一息,铸就大医为民、德技双馨的人生丰碑。全体与会专家起立默哀,深切缅怀黄志强院士。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开场致辞,深切回顾黄志强院士以身许国、救死扶伤的传奇一生,立志接棒肝胆外科发展重担,激励我辈自强不息。赵玉沛院士、郑树森院士、王学浩院士、陈孝平院士、樊嘉院士、窦科峰院士分别致辞,纪念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缅怀他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追思学习志强精神和高尚品格,激励医学同道为健康中国事业不懈奋斗。

樊嘉院士在致辞中谈到:“黄志强院士在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我国常见乙肝病症,肝胆结石病,以超人的胆识和技艺突破了肝内胆管手术和围肝门区手术的众多肝胆外科领域的禁区。”

赵玉沛院士回忆到:“黄志强院士是国内著名肝胆外科学专家,中国肝胆外科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一整套肝胆外科理论技术体系,至今仍在指导应用实践。生前,黄志强院士为祖国的医疗事业披肝沥胆,奋斗一生,逝后,他把一腔赤诚肝胆留在人间。”

郑树森院士提到:“他有一句格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不敢开的刀,从医半个多世纪,孜孜以求,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国家和军队的医学事业。一个又一个的肝胆疾病被他攻破,是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学浩院士讲到:“我们要学习黄志强院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要学习黄志强院士对技术上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学习黄志强院士的科学态度,我们要以黄志强院士为榜样,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陈孝平院士谈到“黄志强院士为人含蓄内敛,低调谦虚,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时全国性学术会议很少,我们每次参加会议时都会见到黄老,他都是坐在最后一排靠边的位置,而且全程会议都参加,绝不会中途离场,这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

窦科峰院士追忆到:“他心系国家,从我国肝胆疾病发病现状出发,首创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提出了肝门部胆管重建,扩大修复等数十项高难度手术,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水平。”

“志强之光 时代之魂”环节由姜洪池教授、蔡建强教授主持。

“在301医院黄老的工作并不顺利,同时家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黄老是中年丧妻,在晚年的时候又丧失了自己的儿媳。但这些都没能摧跨黄老一心向学,一心为病人,他始终克服种种困难,克服了自己悲伤的心情,继续忘我地工作,挑战各种难题。”

董家鸿院士以《初心如磐薪火相传》为题,忆述黄志强院士传奇一生,感谢恩师悉心栽培和言传身教,深感肩负创建与发展卓越医疗体系的重托,立志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向前发展。“在2013年,黄老身体出现了情况,心功能不全,后来肾功能不全,黄老仍然殷切教导我们要继续追求肝胆外科事业的发展,当时医院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方面发展受到限制,黄老鼓励我加入清华,在清华开创新的事业。”

邹声泉教授以《肝胆之魂为民福祉》为题,以4张旧照展开讲述与黄志强院士的历史故事。感叹有幸在黄老师身边做了很多工作,很多是开创性的,是领先的,不仅领先中国,更领先世界。

王捷教授以《向黄老报告 华南肝胆医院近况》为题,回顾黄志强院士时刻关注家乡医学事业,多次回归指导家乡医学发展经历,并汇报其团队传承取得的优异成绩。“黄老1993年作为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主席来到我们医院做指导,从此之后每年都到我们院进行指导。”

卢绮萍教授以《黄老音犹在 明天会更好》为题,总结黄志强院士的学术成就,讲述自身受教于黄志强院士的宝贵经历,激励后辈砥砺奋进。“黄老认为在新设备面前,不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解决问题,就学习再学习。他把影像学作为情人,在两人的世界里度过了春秋寒暑,他是运用数字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指导精准微创外科的领军人,这个工作一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

郑民华教授以《百年志强之光引领微创砥砺前行》为题回顾黄志强院士与微创外科的历史渊源,以中国微创外科30年致敬黄志强院士的微创思想,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深切缅怀黄志强院士。“黄院士在很多的文章和场合强调,微创外科不等于单纯的小切口的外科,它是需要一个最佳的内环境的稳定,最小的切口,最轻的炎症反应,最多的办法。它不单是一个疤痕伤疤的长短,应该是总体的评价,包括肉体、精神硬创伤。”

夏强教授以《琴心剑胆:志强精神与时代传承》为题讲述志强精神引领和激励仁济肝移植的创业和发展历程。“黄院士不仅对胆道外科很精通,其实对整个肝脏的手术和解剖,都为我们在一系列的新的手术开展方面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和理论支撑,所以我们也在一系列的罕见病,尤其是在儿童的罕见病方面也做了一些新的工作。”

陈敏教授以《心系消化外科 情倾肝胆事业》为题回顾黄志强院士久熏幽兰人自香,殚精竭虑办杂志,呕心沥血育英才的光辉事迹,立志不负韶华砥砺行。“在黄老师办公室有副工笔画,他说这是他大学时代的写照,他就是那个孤独者,从小地方来,没有办法融入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现在消化外科也是如此,地方发展受限,要跟上台阶,要有广阔的发展天地。”

吕国悦教授以《鸿儒圣医开疆域 志强精神耀远方》为题,围绕黄志强院士的经典语录解读对当代年轻医师的重要引领意义。

曾仲教授以《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技精人杰》为题忆黄老谆谆教导,讲述黄志强院士对于自己求学、工作经历的重要指导。

卢倩教授以《仰望最亮的星俯首不辍奋进》为题,致敬学习黄志强院士的赤子之心、慧眼如炬、担当精神和探索精神,立志薪火代代,学术传承。

张雷达教授以《西南追忆高山是瞻 肝胆仰止风正扬帆》为题讲述黄志强院士披肝沥胆创西南,碧血丹心铸关爱,志强精神世代传。


“一世瞻仰 续写荣光”环节由李强教授、陈志宇教授共同主持。专家代表(按发言顺序排序):祝学光、梁力健、苗毅、蔡秀军、沈锋、刘颖斌、段伟东、戴朝六、郑树国、冯晓彬等专家教授分享回顾照片视频等珍贵历史资料,娓娓讲述与黄志强院士的渊源故事,致谢黄志强院士对自身发展的引领与帮扶,感受医学使命的延续,志强精神激励外科学子砥砺前行。

董家鸿院士作会议总结,感谢专家同道对黄志强院士的真诚缅怀,铭记黄志强院士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医学成就,诠释志强精神的重要内涵,鞭策外科医师以黄志强院士为旗帜和标杆,跟随大师精神步伐接力前行,再立丰碑,发扬光大黄志强院士开创的外科事业。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追随,后备医者共同缅怀医学宗师,铭记时代楷模,致敬不朽丰碑,弘扬志强精神,传承志强思想,赓续志强荣光,振兴外科发展。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