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科普直播:聊聊“难缠”的炎症性肠病
医师报讯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诊疗过程复杂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因其诊断及鉴别困难,在我国属于少见疾病。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月19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旻湖、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红、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郭红,围绕炎症性肠病展开对话,呼吁全社会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推动疾病早筛早治与规范化管理。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该疾病可以治疗但不能根治,且易反复发作,因此,治疗并不能一蹴而就。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将治疗目标划分为三个部分。短期内显著减轻症状;中期目标是临床缓解和炎性标志物正常化。长期目标除了黏膜愈合外,还应确保正常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炎症性肠病应根据临床、生化、结肠镜等结果确定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与方案,并通过定期监测评估与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终治疗目标。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需分阶段实施: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首选美沙拉秦,作用于肠道局部,抑制炎症介质,副作用少。中重度或反复发作患者推荐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克罗恩病则需早期使用生物制剂以减少并发症;手术仅针对肠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陈旻湖教授强调,患者务必遵医嘱规范用药,足量和足疗程是药物发挥最优疗效的基础,同时记得定期复查,一旦药物评估无效时及时转换治疗方案。
杨红教授介绍,美沙拉秦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经典药物,剂量需足量且疗程完整,同时口服和局部制剂联用对病变广泛的患者十分重要,总体的治疗疗效一定会优于单纯用药。对急性重症患者则需升级至激素或生物制剂。她表示,新药研发虽多,但经典药物与生物制剂各有优劣,临床选择应基于病情紧迫性、药物起效速度及患者耐受度。此外,炎症性肠病尤其对青少年社会功能与心理健康影响深远,需联合心理科、营养科开展多学科诊疗,帮助患者重建信心。
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确诊后,应根据病变部位、病情类型、病变活动度来调整生活习惯。郭红教授建议:“处于活动期有溃疡的患者,应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减轻溃疡损伤;确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应避免吸烟。同时这两类患者应当避免吃超加工的食物如炸鸡、奶茶等,熬夜、吃外卖的习惯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炎症性肠病应尽早发现及时干预,三位专家建议,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长期腹痛/腹泻者,应在40岁前做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异常时及时进行肠镜排查。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5岁起每5-10年查一次胃肠镜;若常吃外卖、常熬夜,可提前至40岁并缩短至3-5年。如果日常发现大便带血、不明消瘦或贫血,无论年龄应立刻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由于目前社会对炎症性肠病缺乏相应的认知,不少患者确诊后常面临病耻感,建议患者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确诊后积极和学校或工作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老师、家长心理上的支持,也可以加入病友会互助。针对职场歧视,郭红教授呼吁企业理解患者治疗需求(如定期输液、鼻饲营养)。对于青少年患者,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通过规范的治疗和陪伴,帮助孩子实现疾病长期缓解。
随着媒体广泛科普,希望公众逐渐对炎症性肠病消除误解。未来,随着临床诊疗进步,在多学科联合管理及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下,希望炎症性肠病患者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治疗策略以降低疾病负担,让患者获得更好地生活质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科普直播:聊聊“难缠”的炎症性肠病
2025-05-19 -
new中国学者受国际高度认可!徐沪济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卫生健康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2025-05-14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韩琳荣获第50届南丁格尔奖
2025-05-12 -
new中国专家首提“证据污染”理论 修改循证规则
2025-05-10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