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度重视学术论文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注不当行为
10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其官网发布《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三批次)》,共通报了46件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医学相关领域的案件为34件,占比超过七成,且多所名校榜上有名。此次通报中,32 名学者存在抄袭或剽窃项目申请书,其余涉及第三方代写代投、篡改代表性论著作者排序、盗用他人基金项目号、重复申请、数据篡改/造假、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问题。
笔者以为,目前通报的问题多数为老生常谈,在加大处理力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术论文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自然基金)的标注不当行为。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学术期刊论文中国自然基金的标注不当情况,我们以202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29种医药学期刊所刊载的2708篇涉及3743项国自然基金资助的论文为研究对象(百杰组),通过中国知网导出29种期刊2020年所有载文,共9405篇;同时采用1:1期刊专业匹配方法,选择统计源期刊中29种医药学非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作为对照组(非百杰组),通过中国知网导出其2020年所有载文,共8660篇。选出2组期刊中至少标注有1项国自然基金资助的论文,百杰组和非百杰组分别为2708和1239篇。以论文所属国自然基金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随意标注、是否擅自标注、是否牵强标注、项目时间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一文多注等指标将基金标注不当行为分为4类。
10月25日在《编辑学报》第5期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国自然基金标注不当行为在中国学术期刊中较为普遍,非百杰组明显高于百杰组(43.0% 比26.2%)。其中以一文多注现象最为突出,58种期刊中56种存在一文多注;但其标注不当率在非百杰组明显高于百杰组(52.9%比36.5%),且4种标注不当行为均存在的情况在非百杰组也明显高于百杰组(47.9%比6.4%)。针对这种严峻的现状,我们建议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措施,取消或弱化“基金论文比”这一期刊评价指标,并搭建有效查询国自然基金项目的平台,同时加强对广大作者的学术道德教育,大力破除“唯国自然基金论”的谬误,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论文发表氛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