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病例讨论晨会 他们在医生培养上是认真的
11月8日,星期二,早晨7:00。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学术厅里已经坐满了人,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一场病例汇报。
今天的讲者是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孟凡琦,题目是《险象环生的心梗后急性右心衰》。她从一例心肌梗死后突发右心心力衰竭的病例谈起,通过复盘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对应的临床决策,完整呈现了这一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和凶险的疾病的诊疗过程。
2020年2月4日,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医师尤其是青年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厦心第一期病例讨论晨会(Morning Meeting)如期而至。两年多来,这样的晨间学术交流,已经进行了100场,每周二上午7:00—8:00雷打不动。
心血管专业性很强,理论知识面广,学科发展很快,临床实践复杂多变,要求医务人员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专科医院,我们每天都会处理很多疑难复杂重症的患者,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让大家把接诊过的典型案例拿出来分享、做病情分析讨论,对于大家业务能力的提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厦心医务部林江舟主任表示,很快病例讨论晨会实施,一晃已经办了100期。
为了不影响临床工作,晨会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二的早上7—8点。每期安排一名医师,可以是高级职称医师也可以是青年医师,从收治的典型、罕见病例切入,由点及面、由浅入深,讨论疾病的诊断、治疗,并分享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以病例分享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对医生的成长帮助很大。”心内科医师陈翔表示,“ 一方面可以学习别人的临床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另一方面对讲者来说,准备一场汇报,需要独立完成选题、文献查阅、课件制作、想法整理、阐述观点等,综合锻炼了临床思维,现场还要面对高年资医生的‘发问’,很有挑战。”
如今病例讨论晨会已成为厦心最具代表性的院内学术活动,每周二早上,手捧一杯厦心咖啡,享受学术饕餮盛宴已经成为厦心人的一种习惯。在它的带动下医院陆续开展“名院大查房”、“精品课程”等院级学术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各科室也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帮助青年医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洪瑞麟 通讯员 高树灼 刘云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毛一雷与 HBSN:十三年磨一剑,国际顶尖外科学术期刊的崛起之路
2025-09-16 -
new解析结肠易感、回肠“无恙”之谜:我国专家锁定CD160分子靶点,补齐肿瘤免疫治疗缺口
2025-09-15 -
new第28届CSCO年会 |阿斯利康携手中国肿瘤领域变革诊疗迈向共同健康新时代
2025-09-12 -
new变应性鼻炎专病数据库暨益气通窍丸真实世界证据(RWE)项目全国启动会
2025-09-10
-
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2025-08-27 -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2025-08-26 -
朱玉龙:一位肺癌患者的七年艰辛长征路带来的医学启示
2025-08-26 -
中西医协同赋能慢病管理 破解糖尿病与心律失常防治难题
2025-08-25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