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医工结合北京论坛召开,为医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2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北京召开医工结合北京论坛,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颜虹,党委常委、副校长吕毅,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委书记陈腾,校友关系发展部主任白小萱,医学部副主任贺长中、孟晓军、马现仓,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西安交通大学二附院党委书记刘昌、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周秦、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院长助理韩建峰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在京校友集聚一堂,共话母校医学事业发展。
颜虹表示,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校友支持,校友就是亲人,就是宝贵财富。非常欣慰看到校友们在各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成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脊梁,希望广大校友继续支持帮助母校,希望广大校友继续支持、帮助母校,期待校友们支持交大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欢迎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吕毅表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是交大医学事业发展的机遇,需要多方协作,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举办医工结合北京论坛,就是要跳出交大看交大,借助校友视角,共同把脉诊断发展中的问题,共同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希望校友成为学校及医院发展的智库和引擎,共同开辟出新赛道,服务母校高质量发展。
陈腾从体系架构、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学科建设、物理空间等方面向校友们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思路,介绍了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概况和进展。他表示校友是通向世界的桥梁和走向世界的名片,希望校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助推母校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学校友会会长周良震感谢母校领导率团看望在京校友,他表示,医学发展进步都有工业的深度融合,医工结合是医学创新的方向,也是拼搏的主战场。本次校友会的召开为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学校支持帮助下,北京医学校友会不断壮大,积极为学校和医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秘书长拜晓东表示,上海校友会始终关心关注母校医学事业发展,在2020年交大医学人驰援武汉期间还为母校医务工作者进行了爱心捐赠,近几年来与母校交流互动频繁。交大医学学科交叉硕果频出,近期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项目引发广泛关注,上海校友会将竭尽所能助力母校事业发展。
白小萱向广大校友致敬祝福。她表示,健康中国迫切需要医工结合,加强政产学研用金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成果转化。交大校友遍布全球、各行各业,群星璀璨。校友部特别愿意为校友与学校、校友和校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做好服务,当好“店小二”。期待北京医工论坛持续举办,办成品牌活动。
在主题报告环节,1982级校友、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学校友会会长周良震介绍“中药制剂创新的经验”,1978级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介绍了医工结合创新创业思考和医工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流程,1993级校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院长王鹏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院区管理工作经验,1979级校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张勤奕介绍医学与工业在呼吸治疗领域里的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西安交大校友帅梅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康复领域的应用,1988级校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天兵介绍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管理运营基本情况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作,1990级校友、北京301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柴宁莉介绍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1991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首席DNA鉴定专家、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所长邓亚军介绍DNA鉴定案例,1991级校友、北京市忠科口腔负责人首席专家许力心介绍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的临床实验情况,1992级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三环院区院长王勇介绍肿瘤超声诊断、穿刺和射频治疗方面新进展,1993级校友、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辑郝秀原介绍SCI论文撰写及投稿实践,1993级校友、生物资本创始人兼CEO徐森介绍生物医药科创项目经验,1996级校友、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巧莉介绍生殖医学最新进展。
刘昌、拜晓东围绕“瞄准靶点,攻关医工结合新难题”和“搭建桥梁,激发西交校友新活力”主题组织圆桌讨论,1987级校友、中科院肿瘤医院邵康,1991级校友、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何琦,1998级校友、经纬传奇创始人蔡绪柳,1988级校友、交大北京商会会长傅延华,1988级校友、万户良方创始人房志武分别发言,建议发挥交大工科校友的优势,拓宽合作渠道,加强校友同母校间交流,碰撞出新思想,共同助力医学事业发展。
据悉,该项活动还将在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整合各方医学校友资源,为学校医学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赛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52025
卒中急救有新选择!打造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标准
-
newCSD 2025|皮肤科中青年医生实战能力提升项目总决赛收官
2025-07-03 -
06-302025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疗法有新突破
-
new“珠峰”项目总结会在杭州召开,超万名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2025-06-30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