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速度”同频共振 罗氏血液助力健康中国2030
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优罗华®在华上市 革新20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标准
3月19日, “罗氏血液助力健康中国2030暨优罗华®中国上市”发布会于海口召开,在广大中国血液疾病专家的共同见证下,罗氏血液疾病领域创新产品优罗华®(通用名 维泊妥珠单抗)与“中国速度”同频共振,一线适应症领先美国获批,优罗华®的商业上市标志着我国20多年以来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将迎来新的治疗标准。
创新为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血液疾病主要包括恶性血液肿瘤、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和罕见血液病等。其中,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整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为38.4%[1],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仍有差距。近年,淋巴瘤创新疗法和前沿治疗技术不断涌现,为进一步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契机。
在发布会现场,罗氏宣布就在一月份刚刚在中国获批的血液肿瘤创新药优罗华®(通用名 维泊妥珠单抗)在中国商业上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表示,2000年,全球首个靶向药物美罗华®在中国获批,成为中国淋巴瘤和血液疾病诊疗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转折点,23年后的今天,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优罗华®在中国上市,革新了中国血液肿瘤的治疗格局。这是三十年来,一代代中国血液人风雨兼程,开拓创新,为患者追求疗效更好、更精准的治疗的见证。”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马军教授
在癌症精准治疗和规范化治疗时代,探索创新的药物机制和靶点,是当下癌症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介绍:“优罗华®凭借独有的靶点CD79b,以及独特的药物作用机制给患者带来精准、高效的治疗优势;基于优罗华®联合方案的POLARIX研究成为20年来首次突破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天花板”的研究。此外,我们中心也正在开展CD20/CD3的双特异性抗体Glofitamab的临床研究,试验取得了较好数据,这让我们临床医生更加期待双抗类创新药能够加速进入中国,为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朱军教授
血液疾病领域有望实现“中国首发”
中国血液疾病诊疗起步晚,疾病负担沉重,存在诸多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血液疾病诊疗的发展,需要从临床经验提炼共性规律,从而提高转化创新能力;同时需要基于中国血液患者的临床实际需求,开拓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血液疾病诊疗道路,真正以创新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血液罕见病是血液疾病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领域。从“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目标到近期全国两会的多个议题,罕见病诊疗备受关注。随着全社会对血液罕见病的关注不断增加,近年来,血液罕见病创新药物的引入正在改变国内血液罕见病患者无药可医的局面。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与个体化医疗副总裁李滨介绍:“在血友病领域,随着艾美赛珠单抗(商品名:舒友立乐®)在全球范围惠及超过数万名A型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治疗也进入“零出血”时代。而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领域,罗氏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5补体抑制剂可伐利单抗(商品名:派圣凯®)近期在全球3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成果,在中国专家和患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可伐利单抗有望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惠及中国PNH患者”。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与个体化医疗副总裁 李滨
中国加速度,助力健康中国愿景实现
创新疗法的涌现,带给血液疾病患者更多的“治愈”期待,也让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提高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先生指出:“淋巴瘤分型众多,患者治疗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但这些年,患者及其家庭面对治疗的经济负担始终是病友群体内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医保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拓展更多的创新支付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机会从创新疗法中获益。”
淋巴瘤之家创始人 顾洪飞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女士表示:“作为血液疾病领域的先行者,罗氏长期深耕血液疾病领域,随着不断加速的中国医药审批改革,我们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将更多的罗氏血液创新药带入中国。作为先行先试的探索者,优罗华®(维泊妥珠单抗)在获批前先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天津自贸区等地通过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惠及中国患者,又在今年1月先于美国获批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随正式商业上市,优罗华®将从先行先试到普及全国,为更多中国淋巴瘤患者带来希望。“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 边欣
左起: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与个体化医疗副总裁李滨
[1] Liu, W, et al. Cancer Med. 2020; 00: 1– 10.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生死较量,谁主沉浮?看这两家医院如何打造有特色的重症医学科丨CCCC2024专家访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原党委书记严静教授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教授访谈精粹。
2024-09-29 -
new韩红爱心团队六赴陕西 持续助力省基层医疗发展
2024-09-27 -
09-272024
创新医疗生态圈建设、共享数贸发展机遇!2024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对接会在杭召开
-
new全球首款口服紫杉醇口服溶液在国内获批上市
2024-09-25
-
王鹏飞:理念技术设备同频共振 为消化道早癌诊疗插上翅膀
2024-09-24 -
提升Dravet综合征社会知晓率,关注急救与共患病管理
2024-09-19 -
全国科普日 共鉴“骨”科普
2024-09-19 -
聚焦肿瘤热疗的前沿探索与实践!2024年全国热疗年会暨第八届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热疗临床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4-09-19 -
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同侧多处病灶联合穿刺活检术”
2024-09-12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雅培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TECNIS® Symfony上市仪式在西安启动
2016-07-21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