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
人类进化的历史表明,人类与存在我们身上和体内、或是弥漫在生活周遭的微生物已经和平共处长达数百万年。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几乎不可能完全无害或无益,势必或多或少对人体造成影响。人们曾无凭无据地将细菌与危险画上等号,然而事实证明多数细菌对人体益大于弊。在大部分时间里,与其说细菌是敌人,不如说它更像是与我们和谐共处的朋友。
科学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对食物的依赖使得人体得以调整体内菌群,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取代有害微生物。时至今日,人体与共生菌组成了一个维持着微妙平衡的生态系统,当这个系统的平衡受到侵扰、导致失衡时,我们就会生病。据史料记载,3000年前的中国,有人就用一种“黄龙汤”的药剂治疗疾病,里面已经混有发酵的人类粪便。早在300年前,兽医就采用健康牛的粪菌对病牛进行治疗,这种方法被称为“转宿”。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临床成功案例表明:我们之所以长期忽视肠道这个掌握人体健康、决定我们是否遭受疾病侵扰的部分,不仅是因为它总是制造出令人不悦的气味,更是由于我们对其功能的一无所知。
如今的粪菌移植是一种无须动刀的移植手段,是一种针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新兴疗法。它是通过将供体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从而实现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以缓解疾病。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与有肠道疾病的患者相比,健康人所排出的粪便或排泄物里通常住着较为健康的菌群,如果能将健康的菌群成功移植并让其存活在生病的肠道里,患者就应该能恢复健康。在移植过程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就是供体菌群,就是借助他人肠内健康的菌群来减缓肠道疾病患者的病情,甚至使其完全康复。
现代意义上的粪菌移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逾10个国家的多达200项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世界上已经有采用该疗法治疗炎症型肠病、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难治性肠炎以及自闭症的成功报道。肠道菌群还可以调节免疫并影响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尤其是粪菌移植有助于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对免疫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有缓解作用。它在很多情况下被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并能出乎意料地实现临床缓解和应答。通过粪菌移植证实了肠道菌群在高脂肪饮食诱导的结直肠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针对供体菌群的选择标准只停留在安全性层面;如何针对患者匹配合适的供体,从而取得更好临床效果;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稳健的标准。
最新研究业已证实:对人体的健康而言,拥有益生菌与维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规律运动同等重要,人体微生物的力量,不仅有助于我们治疗肠道疾病,调节心理障碍,还可用于肿瘤的防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掌握更多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开发出更多借助微生物治疗疾病的方法,而粪菌移植技术仅为诸多选项中的一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