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科室倾力合作,美籍专家助阵指导:一台持续19个小时手术为患者搭起“生命桥”
8个相关科室通力合作,美籍著名外科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并参与手术——为了抢救一位髂动脉支架合并腰椎感染、伴有“熊猫血”的特殊病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多位医务人员经过19个小时的集体努力,以出色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功地完成了一台超长时间的手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3个多月前,年逾花甲的温大伯因左腿无力到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髂动脉闭塞,当即做了介入手术,安放了血管支架,后期恢复得比较顺利。但在两个月后,他在一次运动后感觉有些腰痛,以为是动作幅度太大把腰扭伤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此后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复查发现他的左侧腹股沟位置鼓起了一个大包,“当时以为是脓包,想要把脓液抽出来,结果一戳都是血,”温大伯回忆说。由于血流不止,而且疼痛剧烈,家人赶紧把他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进行救治。医生考虑是支架感染,首先通过介入技术先为他快速止血,等情况稳定下来再考虑后续干预。
在为温大伯会诊时,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发现,患者感染时间久、感染区域大,连腰椎都被裹挟其中,左侧输尿管也已被感染灶紧紧包绕了,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刀做转流手术。但患者病情复杂,而且还是非常罕见的Rh阴性血型,采用开刀转流术绝非易事。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评估和准备至关重要。在医院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血管外科、骨科、输血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齐聚病区,集体讨论老人的病情,并共同制定了血管转流手术方案。在场的专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实施手术,否则因感染导致败血症,随时有生命危险。
由于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即使在血管外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王海洋教授也感到有些棘手。就此,他和团队特意邀请本院血栓中心荣誉主任、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杰出会员、华盛顿大学血管外科张玮教授到场指导。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庄佩佩介绍,“我们专门为这台手术方案建了一个微信群,术前与张玮教授多次进行视频会议、微信群讨论,从手术步骤到使用的器械,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万事俱备,张玮教授很快从美国华盛顿飞抵广州,医院血管外科、骨科、麻醉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等数个学科团队也已到位,进行了明确分工。根据术前计划,手术过程中,张玮教授、王海洋主任带领血管外科团队先将已经造成严重感染的支架取出,然后用另一根人工血管从主动脉直接贯通到右股动脉,再从右股动脉搭起一座“桥”,接续到左股动脉未被感染的位置,由此确保完全避开感染区域,既能保证这座生命之“桥”畅通无阻,又能绕开细菌感染的“雷区”。
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异常艰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精准、精巧地操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温大伯感染累及范围广,需要处理的血管多,而且像豆腐一样脆弱,稍不小心就会触碰破裂而出血;并且吻合不好,以后还会形成再狭窄等问题。”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担当主力军的血管外科团队被分成四组,医生们轮番上场,从早到晚,再到深夜,持续进行着手术。而麻醉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也时刻为患者各脏器功能保驾护航。这其中,骨科团队同步展开了腰椎手术,将温大伯已经感染坏死的椎骨取出,植入自体健康骨组织,并将累及的区域充分消毒和清创,以保证新植入的“血管桥”和脊椎骨发挥正常作用。
在20多位白衣战士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历时19小时的“生命保卫战”终于打赢了,送到重症监护室经过两天的生命支持、抗感染等康复治疗后,温大伯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好转,现已痊愈出院。
术后,王海洋教授分析指出,移植物感染有着一定的发生比例,堪称血管外科最棘手的难题之一,这与个人体质、血管分布、血糖控制水平、术后护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像温大伯这样同时合并腰椎感染、骨质破坏的糖尿病患者,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复杂艰难,不但要移除感染的多个支架及彻底清创,还要重建血运,并取异位自体健康骨组织修复因严重感染而损坏的腰椎。如果没有多学科密切协作,如此高难、高危的手术是无法完成的。张玮教授回到美国后也一直牵挂老人的预后情况,他十分感叹国内过硬的医学技术和医疗质量,希望与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团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以帮助更多罹患疑难危重症的血管外科病人找到重生之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心灯永驻·温暖续航”护士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2025-05-08 -
new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传——记绵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返聘专家张天锐
2025-05-07 -
new党旗引领聚民心 健康春风暖万家-- 犍为县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下基层 绘就民生健康新画卷
2025-05-07 -
new兰大二院骨科完成院内首例创伤性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
2025-05-07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