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招生啦!三大“独一无二”资源为你量身定制!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招生啦!
独一无二的大胸科资源,
独一无二的模块化选择,
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轮转计划,
一对一导师辅导,
只要你来,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将倾囊相授。
在这里,与呼吸领域大咖对话,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成为呼吸领域的栋梁之才,为无数饱受呼吸疾病折磨的人解除痛苦,完成你人生的终极梦想,还等什么,赶紧联系下方电话报名吧!
进修报名时间: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并了解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可报名
培训内容
呼吸与危重症(RICU)
呼吸介入治疗(呼吸介入治疗中心)
血管介入技术
呼吸系统感染的个体化治疗
ECMO及生命支持技术
呼吸治疗及肺康复
肺血管及间质疾病诊疗
结构性肺病及慢性感染
胸部肿瘤与影像技术
胸外科(小结节外科)
肺移植相关技术
肺功能及呼吸生理(肺功能室)
呼吸系疾病实验室技术
快速床旁病原学诊断技术
PCCM规范化培训诊疗
呼吸睡眠
一文带你解密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呼吸与共,薪火相传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人民军医始终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英勇顽强、冲锋在前。这份赤胆忠心,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医务工作者间代代传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 解立新教授
2020年4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PCCM)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成立。学部下设5个派驻科室,包括第一医学中心PCCM科,第三医学中心PCCM科,第四医学中心PCCM科,第六医学中心PCCM科,第七医学中心PCCM科。是集呼吸内科(含感染、肺癌、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病、肺血管病、呼吸康复、吸入性肺损伤救治等)、ICU、胸外和血管介入、器官移植于一体,国内规模最大、亚专科设置最全、内外介入一体化的胸科医疗单位之一。
目前通过远程医学技术,学部已联合第二医学中心、第五医学中心、海南医院PCCM专科、部队驻京医院及国内多家等40余家医疗单位,建立长期医疗合作关系。学部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全军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内首批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单位。拥有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全军集北京市感染与肺损伤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器官移植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
新技术 新希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科实力展示
呼吸重症及重症康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ICU是国内成立最早成立呼吸ICU的学科单位之一,自2020年学部制整合以来,已展开4个ICU病区,涵盖呼吸ICU、内科综合ICU、外科ICU、移植ICU等多个重症技术领域。
配备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彩超、气管镜、PiCCO、ECMO、血气分析仪、气道清除系统、防血栓治疗仪等先进的监测、治疗、检查设备。接收来自北京及全国的重症患者,主要收治病种有:AECOPD、重症哮喘、ARDS、肺部感染、急慢性呼吸衰竭、外科围术期等重症患者。在重症感染、内环境紊乱纠治、镇静镇痛、M-ROSE 、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重症超声、多脏器功能支持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救护成效。
呼吸系统感染及合理化用药亚专科
呼吸道感染亚专科一直是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的优势亚专科,在刘又宁教授和解立新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床旁快速评价(mROSE)、PK/PD指导的个体化抗感染治疗及少见疑难感染诊治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曾作为牵头单位开展了国内首个CAP和首个HAP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专科牵头撰写了我国首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及多部指南和专家共识。率先在国内开展耐药突变选择窗相关研究、生物被膜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抗生素后效应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在细菌耐药机制、抗生素合理应用、感染免疫量化评估、药物浓度监测(TDM)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性工作。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呼吸内镜诊疗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呼吸内镜诊疗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目前已成为国内技术水平领先的呼吸介入单位之一,开展了多项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如EBUS-TBNA、硬质支气管镜、气道支架置入、氩等离子凝固术、冷冻、激光、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目前年操作量约为1500余例次。
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全军首例预防性血管介入栓塞+经硬质支气管镜大气道肿瘤切除+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纵纵膈肿瘤粒子植入和ECMO辅助大气道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为危重患者后续的全身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血管介入微创诊疗亚专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血管介入微创诊疗学组在咯血、梗阻性黄疸、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有较高的声誉,也是国内率先开展肿瘤综合介入微创治疗的单位。目前年操作量1000余例次,在肿瘤介入、出血及血栓的介入治疗、狭窄或梗阻性疾病的开通介入治疗、血管狭窄性疾病的开通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学组联合运用多种方法综合介入治疗肿瘤,视患者病情不同进行个体化设计:一般在经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结合其他介入手段(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然后根据有无其他全身转移情况,酌情进行其他部位的介入治疗或补充全身化疗或靶向免疫等治疗,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结构性肺病亚专业
结构性肺病是各种原因导致气道不可逆结构性破坏,引起反复发生感染的一组慢性肺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无尽痛苦。
为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在国内领先成立结构性肺病亚专业,长期致力于结构性肺病的规范化诊治,建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数据库,制定出支气管扩张症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开展了慢性肺曲霉菌病的局部药物治疗新技术,并将合理应对下呼吸道长期带菌状态、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作为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结合胸科疾病诊治的难点与问题进行布局,在间质性肺疾病领域,学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机化性肺炎、过敏性肺炎、药物相关ILD、肺轻链沉积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囊性病变、少见病和不能分类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病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形成独有的特色。
肺功能室与睡眠呼吸监测中心
肺功能室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占地面积300㎡,拥有顶级品牌大型组合式肺功能仪8台(大肺4台、体描箱1台、运动心肺1台、激发试验2台),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2台,常规开展检查十余项。现有肺功能技师6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名。拥有成熟、规范化的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报告制度及独立的肺功能信息化系统。
睡眠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睡眠呼吸监测中心。拥有睡眠监测房间6间,监测床位7张,多导睡眠监测设备3套,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9套,自动压力滴定系统2套。开展了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家庭式睡眠监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压力滴定,多次睡眠潜伏试验等诊疗工作。睡眠中心目前有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管技师、1名主管护师,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名。主管技师取得美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RPSGT)认证资格,具有丰富的睡眠监测技术和呼吸治疗技术的经验。
胸外科
胸外科隶属于解放军总医院开展较早的二级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吴英恺院士等创建解放军胸科医院时即享有较高声誉。
胸外科在保持胸部结核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并确立以手术为主的胸部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在手术实践中着重于微创手术方式的应用,积极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及胸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是北京地区年开展开胸手术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
此外,学科技术特色还包括:开展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根治性手术治疗;开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肺癌的切除率和患者术后生存期;开展胸膜肺切除手术治疗肺癌伴发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开展局部局限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
肺移植多学科诊疗(MDT)团队
肺移植是所有脏器移植中难度最高的手术,对供受体匹配要求最高,需要多个医院和学科通力合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成立后,在总医院领导和中心领导支持和解立新主任带领下,充分利用医学部优势,成立了肺移植专项小组,协同中心其他兄弟科室,建立了肺移植多学科诊疗(MDT)团队。肺移植团队通过参观见学等多种途径,对肺移植的术前评估、麻醉管理、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同时,中心其他兄弟科室也积极为肺移植工作储备技术和人才,建立绿色通道。
2021年6月,在中心各级的精诚团结协作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了建院以来首例非体外循环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序贯双肺移植术,患者术后14天就顺利康复出院;3个月后,第八医学中心开展了第二例肺移植手术,患者术后11天就顺利出院。
肺移植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总医院大器官移植的最后一块空白,标志着学部在移植医学精进的道路上开启了新华章。
5G信息化及大数据建设及远程教学
2022年,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大学科暨5G应急救治平台启动仪式在第八医学中心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跨院区医教研工作基础上,实现“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多学科查房、军事卫勤”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化技术,为军队卫勤保障和患者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为响应解放军总医院尖端技术培训的号召,学部近年来先后开展组织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培训、呼吸危重症尖端技术理论实操培训班,对ECMO应用、个体化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重症超声技术、危重病患者的早期康复、ROSE快速病原学诊断等内容进行实操培训和“手把手”带教的内科教学新模式,使学员们能够通过操作实践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呼吸重症领域的新技术,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同时,学部还充分利用5G平台,依托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与兄弟医院开展了远程视频教学查房,对规培、专培、进修生进行教学,助力其建立高水平的呼吸危重症治疗团队。对选派进修学习单位开展点对点的远程帮带工作。
生命支持团队及吸入性肺损伤救治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是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的培训授权单位,先后开展了以ECMO生命支持为核心的多种脏器支持工作,包括:清醒ECMO、ECPR、CRRT、血浆吸附、IABP等,在为部队伤员紧急救治、突发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紧急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高级生命保障支持,学部顺利展开了肺移植、大气道介入治疗、危重患者抢救转运等多种医疗工作,被誉为保障生命的终极防线。
编辑/排版:黄玲玲
审核:陈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22025
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光荣在党50年” 纪念章颁发仪式
-
new首届马銮湾肿瘤内科学术大会暨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内科开科周年盛会圆满收官
2025-07-01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荣获首届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大赛二等奖
2025-07-01 -
07-012025
甘肃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免疫时代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专题学术交流会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