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最值得记录的肺癌临床试验!| 2024新年特别策划·肺癌篇⑤
回顾2023年,肺癌治疗领域喜获丰收,捷报频传,多项临床研究正深刻的影响临床实践。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表示,2023年的肺癌研究层出不穷,百花齐放。
⭐顶级杂志发布研究多:2023年,国际各大顶级期刊共发布50余篇肺癌领域重磅研究。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共发布10篇肺癌重大研究(其中有3篇为中国学者牵头发布)《柳叶刀》共发布4篇。在2023年ESMO会议上,肺癌领域公布了8项重磅研究成果,数目之多,可称为ESMO的“WCLC”。
⭐肺癌新药获批多:在新药获批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14款肺癌新药和适应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肺癌新药5款和适应证。
2023年肺癌领域研究六大趋势
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研究繁花似锦
EGFR突变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辅助靶向治疗:尘埃落定
在针对EGFR突变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辅助靶向治疗的多种研究中,ADAURA研究旨在探讨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既往报道中,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辅助化疗,奥希替尼组2年DFS均为89%。2023年,ASCO 大会与NEJM同步发表了 ADAURA 研究的 OS 结果,表明奥希替尼能够降低 Ib 期-IIIA 期 NSCLC 患者 51% 的死亡风险。
吴一龙教授用“尘埃落定”来形容ADAURA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 IIIA 期 NSCLC 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的治疗后能够长期存活,将改写临床实践。如今,FDA已经批准了奥希替尼的临床应用。迄今为止接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已将它列入地区和医院的标准治疗。
ALK融合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辅助靶向治疗:ALINA一骑绝尘
ALINA研究是全球首个在ALK阳性早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显示出无病生存期(DFS)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其初步结果在2023年ESMO年会上公布。结果显示,与以铂为基础的化疗组相比,使用阿来替尼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IB(肿瘤≥4 cm)至IIIA期ALK阳性NSCLC患者,可以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达76%。ITT人群中还观察到具有临床意义的中枢神经系统(CNS)-DFS获益。
吴一龙教授表示,他对ALINA研究最终能取得OS阳性结果非常有信心。结合ADAURA研究和ALINA研究,他表示,不管哪一种设计,辅助靶向都优于辅助化疗。同时,每个药的靶点、疗效和毒性都不同,其结果不能简单外推。
2023围术期免疫治疗重磅研究
在2023 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 ,CheckMate 816 研究发布了其 3 年随访结果。该研究在术前随机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化疗或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放疗。结果显示,中位OS均未达到,3年OS率为78%和64%。
吴一龙教授指出:“CheckMate 816 研究是一个标杆,它揭示了我们能不能用更少的药物,更少的周期获得更佳的生存获益。”
KEYNOTE-671研究是2023年ESMO年会上公布的另一项重磅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手术后帕博利珠单抗/安慰剂辅助治疗的疗效。该研究是首个实现围手术期免疫治疗阳性 OS 结果的 Ⅲ 期临床研究,支持了以帕博利珠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三明治”模式。
吴一龙教授思考:
术后靶向治疗已成为EGFR突变或ALK融合型肺癌的标准治疗;
MRD监测开始融合到早期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策略中;
新辅助靶向治疗似乎不同于新辅助免疫治疗,前者在于提高切除率,后者在于提高生存率;
新辅助/围术期免疫治疗优于单独术后辅助免疫治疗;
基于pCR和/或围术期MRD阴性的减量治疗概念开始萌芽。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锦上添花和画蛇添足
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上,联合治疗方案是关注的热点。那么,到底哪些药物值得联合治疗?
有你更好型
FLAURA2研究是探索奥希替尼+化疗方案用于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首个关键临床III期研究。根据最新的结果,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 PFS 较奥希替尼单药组显著延长了 约9个月,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MARIPOSA研究评估了EGFR-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双特异性抗体联合拉泽替尼(A+L)对比三代EGFR TKI单药(奥希替尼)用于EGFR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无进展生存期延长7.1个月。
吴一龙教授认为,尽管这两项研究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但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他看来,联合治疗最重要的是高效、低毒和方便。只有这三点都具备,联合治疗才会获得好的疗效。
旧瓶装新酒型
RAMOSE研究和OSIRAM-1研究探索了三代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治疗晚期NSCLC的方案。吴一龙教授将其评价为“旧瓶装新酒”方案。“旧瓶”是指联合治疗模式,从研究设计角度看则是“新酒”。但在研究结果上,主要终点PFS分别得到了一个阳性和一个阴性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非你不可型
EGFR ex20ins突变是除EGFR ex19del以及EGFR ex21 L858R突变以外第三大常见突变。PAPILLON研究是一项评估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晚期NSCLC疗效及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单独化疗组的18个月PFS率分别为31%和3%。可以说,联合治疗优于单独化疗,此时的联合方案“非你不可”。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是EXCLAIM-2研究。这是一项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但因为无疗效获益而终止。吴一龙教授指出,EXCLAIM-2 验证性试验失败的原因是莫博赛替尼单药有效性不高,又没有联合用药。
吴一龙教授思考
锦上添花的联合治疗,要考虑患者利益,平衡利弊;
毒性高的联合治疗,可能只适应于难治性患者;
如果靶向药单药疗效低于50%,要考虑联合治疗。
3、 抗体偶联药物:初显疗效
需Biomarker选择的ADC药物
对于需生物标志物选择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DESTINY-Lung02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罕见靶点HER2突变,德曲妥珠单抗二线治疗HER2阳性的缓解率(ORR)为5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3个月,最佳剂量为5.4mg,且对脑转移有效。该研究奠定了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突变晚期NSCLC治疗中的地位。
吴一龙教授表示,目前针对HER2突变的ADC药物研究具有的特点为:从靶向到泛靶,从后线到一线,从单药到联合,及探索最佳剂量、独特的不良反应、ILD和眼毒性。
针对罕见靶点CEACAM5(蛋白过表达),CARMEN-LC03评估了tusamitamab ravtansine与多西他赛在接受过化疗和免疫治疗的CEACAM5高表达非鳞状NSCLC患者的疗效差异。由于tusamitamab ravtansine作为单一疗法未达到PFS的主要终点,该计划被终止。
有靶点但不需Biomarker选择的ADC药物
HERTHENA-Lung01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性、双臂2期试验,旨在评估HER3 ADC 药物 patritumab deruxtecan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 TKI和含铂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转移性或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该研究确认了客观缓解率(ORR)为29.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9个月。此外,该研究确定对EGFR多种耐药机制都有效。
TROPION-Lung01是ADC药物首个肺癌Ⅲ期研究。在非鳞状NSCLC患者当中,TROP2 ADC药物Dato-DXd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与多西他赛相比,使用Dato-DXd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7%。中位PFS为5.6个月。
双靶ADC药物
BL-B01D1的临床试验及Delphi-301研究探索了双靶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在NSCLC和SCLC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吴一龙教授思考
ADC药物的趋势:从靶向到非靶向,从后线到前线,从单药到联合;
在NSCLC中的治疗场景:罕见靶点靶向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的单药二线治疗、TKI获得性耐药后的治疗、与免疫联合应用于一线治疗;
整体来看,ADC药物的野心是取代化疗。不管是单药还是联合,驱动基因阳性必须与靶向药物全线比较,驱动基因阴性必须与免疫联合化疗比较。
4、少见靶点:精准新天地
LIBRETT0-431研究评估了Retevmo(selpercatinib,塞普替尼)与培美曲塞+铂类化疗(伴或不伴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塞普替尼在PFS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该研究也提示,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一个需要十分慎重的选择。
在针对Kras G12C突变的药物研究中,KRAS抑制剂GDC-6036和IBI-351为患者带来希望。
5、放射治疗新概念
PACIFIC-2 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基于铂类的放化疗(CRT)与单独使用 CRT 治疗不可切除的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但结果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免疫联合放射外科治疗早期肺癌被称为“原位疫苗”。与单纯的放疗相比,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可大幅改善早期肺癌患者长期预后。
此外,MRD也可应用于同步化疗中,放化疗期间动态循环肿瘤DNA可预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结局。
6、临床试验:研究方法的创新
如今,临床试验提倡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所有阶段优先考虑患者需求的研究,包括在研究设计、研究启动、患者入组、数据收集、研究完成和结果报告的阶段。
2023年最值得记住的临床试验
最后,吴一龙教授分享了2023年最值得记住的临床试验:
01 围术期系列研究
-ALINA;ADAURA
-KeyNote671;NEOTORCH;CheckMate816 3年生存
02 联合治疗系列研究
-FLAURA2;MARIPOSA
03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
本文经吴一龙教授审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欣欣向荣,风湿免疫大布局迎大发展 | 2024新年特别策划·风湿免疫2023十大亮点 ⑰
2024-02-06 -
new披荆斩棘,敢于跨越消化领域肿瘤高峰丨2024新年特别策划·消化道肿瘤⑯
2024-01-31 -
new吉训明院士:卒中急性期治疗“里程碑式”飞跃 | 2024新年特别策划·脑血管⑮
2024-01-30 -
01-262024
开拓医学边界,2023年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研究 | 2024新年特别策划·心血管⑭
-
遍地开花 新技术引领糖尿病防治未来丨2024新年特别策划·糖尿病篇⑩
2024-01-17 -
循道追“光” 世界眼科舞台的中国强音 | 2024新年特别策划·眼科篇⑪
2024-01-23 -
开拓医学边界,2023年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研究 | 2024新年特别策划·心血管⑭
2024-01-26 -
披荆斩棘,敢于跨越消化领域肿瘤高峰丨2024新年特别策划·消化道肿瘤⑯
2024-01-31 -
步履不停,拥抱肺癌精准新时代 | 2024新年特别策划·肺癌篇⑧
2024-01-17 -
新药物新方案新突破,2023血液学上新啦 | 2024新年特别策划·血液学⑫
2024-01-23 -
孩子不用自己生?或许真有可能!| 2024新年特别策划·妇产医学篇③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