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走进医师报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医师报/详情

步履不停,拥抱肺癌精准新时代 | 2024新年特别策划·肺癌篇⑧

时间:2024-01-17 14:17:12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82108

2023年是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一年。这一年,肺癌领域学术研究步履不停,外科、内科、放疗等领域进展百花齐放,推动了治疗方式的革新。这一年,新药获批捷报频传,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曙光,并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这一年,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为攻克癌症带来无限可能。

 

01

肺癌“精准”手术时代来临

全肺叶切除不再必要

 

2月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非劣效性试验表明,针对T1aN0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亚肺叶切除术不劣于肺叶切除术,两组总生存率相似,且亚肺叶切除术组患者肺功能下降幅度小于肺叶切除术组。杂志同期述评指出,该试验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改变临床实践,将亚肺叶切除术确立为部分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

 

9d3922cbly4hlpzgicm6zj206x06ttai.png
高树庚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表示,对于ⅠA期NSCLC手术方式选择一直是探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证实了对于早期NSCLC,亚肺叶切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劣于肺叶切除的效果,符合手术微创化的研究思路。期待更多临床研究在更加细分的NSCLC亚型中探索最佳手术方式,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指导。

 

02

围术期靶向治疗迎来黄金时代

 

在针对NSCLC患者围术期的靶向研究中,ADAURA和ALINA是两大里程碑式的研究。ADAURA研究提示,大部分ⅠB至ⅢA 期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后能长期存活。ALINA研究显示,使用阿来替尼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ⅠB至ⅢA期ALK阳性NSCLC患者,可以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

 

9d3922cbly4hlpzgk7609j2073076tae.png
刘宏旭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表示,我们迎来了肺癌围术期靶向治疗的黄金时代。ADAURA研究证明了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辅助靶向治疗模式可为带来生存获益,巩固该模式的可行性。ALINA研究帮助靶向ALK-TKI在围术期跨出重要一步。期待未来有更多药物为围术期的应用带来更多获益。

 

03

首位中国大陆专家当选IASLC理事会候任主席

 

6月7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当选国际肺癌联盟(IASLC)新一任候任主席,这是IASLC自成立以来当选的首位中国大陆专家。同时,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钟文昭教授华裔癌症专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当选IASLC理事会理事。

 

9d3922cbly4hlpzglqoyvj208e08e0ui.png
周彩存 教授

 

周彩存教授表示,未来将通过举办全球各地区的会议和研讨会促进科学和临床进展方面的交流,并将启动更多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整合多学科专家的智慧,从研究、预防、治疗等多角度,促进全球胸部恶性肿瘤领域繁荣发展。

 

04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发布

 

9d3922cbly4hlpzgnbra4j204i05ijrv.png

 

7月18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该指南由高树庚、韩宝惠等为主任委员。该指南对筛查、病理、外科、内科、放疗等内容进行了更新,有利于提升医生对肺癌诊疗的规范性。

 

9d3922cbly4hlpzgplmx7j206k06u0ub.png
韩宝惠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表示,本指南强调了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诊治措施在国内应用的规范性及可及性,并结合了基于中国患者的最新肺癌诊疗研究及学术进展,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的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05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为发展方向

 

9d3922cbly4hlpzgs1kz3j20m80bu7fg.png

 

7月24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吡咯替尼治疗晚期一线HER2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以患者为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首次创新地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这意味着“严格入排队列”“同情用药队列”及“真实世界队列”的全新探索获得认可,成为今后临床试验的新方向。

 

9d3922cbly4hlpzgt3lwxj207e079wg5.png
吴一龙 教授

 

吴一龙教授表示,研究为不同情况下的患者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不仅满足了符合严格标准的患者对最新治疗方案的需求,也照顾到不符合标准但仍需治疗的患者。该研究证实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的开展是可行的,也改变了传统临床试验思维方式。

 

06

人工智能在肺癌早诊中应用前景广阔

 

在2023WCLC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发表报告,从中国视角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如基于 CT 影像分析的无创病理诊断系统在肺腺癌结节分类中的应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肺结节筛查和早期诊断准确性等。

 

9d3922cbly4hlpzgttkrej207f078q3v.png
白春学教授

 

白春学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能够赋能专家以及基层医生更好地为患者解决肺癌的防治问题、早期诊断问题、管理问题。这些成果充分说明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革命性地改变肺癌现有的治疗格局。

 

07

肺癌放疗新概念:原位疫苗

 

原位疫苗即I-SABR模式,是通过高剂量的放射疗法结合免疫治疗,不仅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还可以刺激免疫反应,达到“1+1>2”的效果。2023  WCLC 大会上,张玉蛟教授团队公布的研究首次证实对于早期NSCLC,采用PD-1抑制剂联合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研究已同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

 

9d3922cbly4hlpzgv5x57j207x0800u9.png
毕楠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表示,这种方法提升了早期不可手术的肺癌患者的疗效,该模式的III期研究PACIFIC4正在进行。此外,该模式或改良模式的应用范围有望扩展,如早期肺癌手术之外的新选择、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不能实现病理学缓解的早期肺癌患者,或对于淋巴结分期为 N2-N3 的患者用 I-SABR 实现降期、创造手术切除条件等。

 

08

抗体偶联药物百花争妍

 

2023年,一系列研究表明,抗体偶联药物(ADC)在肺癌的治疗中初显疗效:DESTINY-Lung02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罕见靶点HER2突变,德曲妥珠单抗二线治疗HER2阳性的缓解率(ORR)为5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3个月,且对脑转移有效。此外,HERTHENA-Lung01研究和TROPION-Lung01研究均表现出ADC药物对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

 

9d3922cbly4hlpzgwwzxtj206m06kgml.png
程颖 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表示,ADC药物被称为“魔法子弹”,引领着目前肺癌治疗领域最前沿。今年,ADC药物在肺癌后线治疗领域首次取得了关键突破,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期待更多联合治疗模式能为HER2突变或HER2阳性晚期NSCLC患者带来新选择和希望。

 

09

NEJM首次发表中国大陆作者社论

 

9d3922cbly4hlpzgyj2vqj20u00pgwg6.jpg

 

11月9日,NEJM在线发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FLAURA2结果: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NEJM同期发表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周清教授撰写的社论,全面、客观评价该研究结果。这是NEJM首次发表中国大陆作者撰写的社论。

 

9d3922cbly4hlpzgzsyk6j205d05j0tq.png
周清 教授

 

周清教授表示,尽管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尚未被视为标准治疗,但将成为一种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EGFR突变肺癌的脑转移。理想的情况是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找到疗效更好、毒性更小且方便用药的联合治疗方案。

 

10

肺癌新药获批再迎丰收

 

截至2023年12月1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共批准了14个肺癌领域新适应证,包括5个免疫治疗和9个靶向治疗适应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批准了5个肺癌适应证。

 

9d3922cbly4hlpzh1wi9ej206l06kdh4.png
陆舜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表示,肺癌是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排在全球首位的癌种,创新疗法及药物的不断涌现为患者点燃生命新希望。这些研究中不少为“中国方案”“中国创新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仍是主流的药物研究方向。新的药物进入临床将会进一步提升肺癌疗效和药物的可及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Cancer-channel;邮箱:37893558@qq.com)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