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声音·责任”2024全国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两会医声⑰|何清湖委员: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03-10 21:55:19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30215

关于大力支持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何清湖

f02b1925753443acb6069f4820f61090~noop.jpg

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能够治疗内、外、妇、儿等全科常见疾病的医学人才是解决当前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仍缺少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必要性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是党和国家时刻关心、倾力支持的重要事业,致力全民健康、防止因病返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均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其中如何加大农村医疗方面的保障,让老百姓的健康卫生需求得到满足,变得尤为重要。

补足基层医疗短板的需要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从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高等教育、成人职业教育以及各类继续教育,以大力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采取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使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能融中贯西,满足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逐渐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慢病人群大量增加,应对这些老龄社会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单靠县以上的医疗机构难以应对。医疗卫生的重心需要下沉,依靠乡镇卫生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共同完成这些工作。

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可行性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1993年已有医学高等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全国已有五十余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师资已经比较完备,这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我国培养全科医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我国早在二十余年前就发布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卫科教发[2000]第34号)等系列文件,提出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卫生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具体要求。国家率先在安徽、湖南、四川和云南四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培养中医或西医的全科医生,这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提供了经验。

中西医结合更能发挥全科医学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主要特点是“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无论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医疗、康复等方面,中西医结合均可发挥其互补优势。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中西结合在全科医学中的优势,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全科临床服务能力的有“温度”的基层医疗健康守护者。

建议:

进一步重视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培养,从政策法规上统筹规划,为建立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并将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培训列入继续教育重点支持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构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中西医临床服务技术以及预防保健等知识,使基层医生能够较快速地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将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纳入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本专科教育体系,明确其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旨在培养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做到“小病能治、大病能识、重病能转、慢病能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整理自。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