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声音·责任”2024全国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两会医声⑲| 王宜委员:建议在现行食品标签上单独列出药食同源膳品(食品)标识

时间:2024-03-11 09:32:44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30207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发扬中医药优势,在现行食品标签上单独列出药食同源膳品(食品)标识。


去年,王宜提交了《关于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 增加药食同源膳品食品类别》的提案,建议“在食品类别中新设‘药食同源膳品’的食品类别、建立药食同源膳品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在该提案落实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做了大量工作,同年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中又增加了9个单一品种原料,拓展了百姓日常生活中在中医药产品方面的获益范围。


王宜提到,去年提案中,提到的增设“药食同源膳品食品类别”是系统性工作,需要时间和过程,为此考虑分段完成,首先从食品标签管理工作着手,逐步完善食品类别。增设“药食同源膳品食品类别”有利于规范膳品(食品)生产、推广、使用,让更多药食同源膳品(食品),助力大众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王宜发现,现阶段,市场上常见的食品中,很多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中的品种为原料,单方或复方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膳品(食品),类别涵盖固体饮料、糕点、代用茶、压片糖果、酒、植物饮品、调味品等。然而,这些食品标签上,没有特别标示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为原料,不能突出国之特色中医药元素的特殊性,不利于药食同源膳品(食品)推介、传播


我国食品类产品原料复杂、产品种类多、生产企业多,产品涉及千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亿万家庭。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相关食品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标签起着直观辨识、有助于消费者科学选择的作用。在标签中明确标识添加的药食同源原料的膳品(食品),便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精细化、高质量管理,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时辨认和识读。


因此,王宜建议,针对以药食同源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类膳品(食品),在其标签、说明书符合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基础上,独立列出使用药食同源原料名称(如,药食同源原料:金银花、枸杞子等)


从食品标签的“小事”上入手,可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管理食品质量的安全,有效维护消费者知情权,指导消费者科学食用药食同源膳品(食品)。通过食品标签中明确标识,更突出国之中医药元素,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潜移默化提升大众的传统文化素养。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整理自。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