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人物/详情

孟莹:帮患者治好病本身就是件非常快乐的事丨见证追光者

时间:2024-06-07 16:06:34来源:医师报作者:蔡增蕊


微信图片_20240607160547.png

1993年,孟莹考取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入选七年制,师从蔡绍曦教授,2000年硕士毕业后正式进入南方医院呼吸内科工作,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

那位患者因气促到当地医院就诊,期间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来又使用激素治疗,结果患者肺部出现空洞,转诊至孟莹所在的呼吸专科。当时,科室专家一看CT就说“考虑是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因不恰当使用激素导致继发性真菌感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孟莹教授回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铺路石征’‘地图征’这些字眼儿,感到很新鲜、很好奇,就主动学习了许多文献资料,越了解越对ILD感兴趣,从此走上了ILD诊治与科研的道路。”




MDT模式提高ILD

综合诊治能力


实际上,ILD由200多个病种组成1。多年前,大家对它的认知还局限于罕见病、少见病,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掌握不足,导致经常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给患者不规范使用消炎药或激素,部分患者有所好转,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恶化。

随着对ILD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对该病的认知不断增加。如今,临床普遍认为ILD并不是所谓的罕见病,而是继发或特发性疾病,部分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诊治往往涉及多学科领域,因此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肺功能、气管镜、外科肺活检、影像病理、临床科研、治疗技术等方面均有硬性要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专科在该领域起步较早,2018年就申请成立了感染与ILD亚专科。经历多年发展,学科不仅培养了成熟的ILD诊疗与科研团队,还于2019年建立了多学科讨论诊疗模式(MDT),显著提升了疾病综合诊疗能力。

“MDT模式建立之初,多学科专家的时间不容易凑到一起,患者对挂号费的接受度也有限,再加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开展难度较大。”孟莹介绍,但大家知道MDT是临床趋势,更是提高患者获益的好方法,所以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力保证MDT规律开展。

如今,团队平均每两周举行一次MDT,并且有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涵盖呼吸与危重症、风湿免疫、医学影像、病理、临床药学、中医、营养与康复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个性化诊疗服务。




纤维化治疗让患者

回归正常生活


近年来,我国ILD患病率逐年上升2。2016年,孟莹接诊了一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虽然患者的依从性很高,但彼时临床缺乏针对性抗纤维化治疗药物,只能给患者口服乙酰半胱氨酸,然而治疗效果十分有限,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

看着患者的状态越来越差,我们十分着急,但又苦于束手无策。”孟莹遗憾地说,其实类似的患者还有很多,譬如许多肿瘤患者会出现肺间质病变,这些患者往往肿瘤控制得不错,却因为肺间质病变加重,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甚至失去了生命,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2018年,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在国内获批上市,临床终于有了ILD肺纤维化针对性治疗药物3。孟莹表示,“后来再遇到类似的患者,会进行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及时稳定病情。患者复诊时普遍对治疗效果感到满意,说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尤其是在尼达尼布进入医保后4,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降低,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药物治疗,家属也很开心。每当这种时刻,孟莹既为现在的患者感到欣慰,也为曾经没机会接受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感到遗憾。

目前,临床虽然有了抗纤维化治疗药物,但实践中仍面临着多种挑战,譬如部分医师认知不足、诊治能力有限,部分医院缺乏多学科协作等。孟莹指出,未来应着力提高ILD规范化诊疗水平,深入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以更好地预防急性加重,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肺纤维化机制研究

指导临床实践



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发生病变的一组非肿瘤、非感染性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部分ILD可发展为进展性肺纤维化,损害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



为深入研究肺纤维化这一问题,孟莹与同道广泛交流讨论,发现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等许多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基础发病机制是相通的。从此,她带领团队专注于肺纤维化机制研究,重点关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与肺纤维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在纤维化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肺纤维化的研究,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数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此外,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新冠病毒会诱发患者体内出现炎症风暴,进而刺激各种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

我们希望通过对急性和慢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深入探索肺纤维化机制,发现有效治疗靶点,指导未来的临床实践。”孟莹表示,如果能针对靶点在更早期进行干预,或许能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肺功能到正常水平。  




培养学生都能

“两条腿走路”


医学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在老师的传帮带下,孟莹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临床专家,同时她也将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给学生们。自2010年开始教学工作,孟莹迄今已带出3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中继续从事着ILD诊疗与科研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孟莹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她会要求学生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跟她出门诊看病人,并且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她会给学生安排科研课题,进行专业的科研训练,让学生们都能“两条腿走路”。

孟莹坦言,“学生们往往是白天忙着临床工作,晚上赶到实验室做研究,非常辛苦。”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们培养了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和科研素养,许多学生还选择继续攻读她的博士研究生,并逐渐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承担了许多重要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孟莹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状况。尤其是逢年过节时,经常也是毕业论文答辩或科研课题申报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加班加点泡在实验室,甚至连过年也无法回家。

学生们的苦恼孟莹都看在眼里,因此她总是在节假日组织慰问活动,和大家欢聚在一起,团队还组成了“RAS家族”,为学生们带来家的温暖。由于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孟莹多次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十佳导师”荣誉称号。

医者仁心,不辱使命。对于孟莹来说,医生的终极目标是为患者解除病痛,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责任和担当贯穿医生执业生涯始终。当一名医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时,即使承受再多压力和辛劳也是值得的,因为帮患者治好病本身就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她感慨,如果在治病救人之外,还能通过科研推动疾病诊疗的发展,那就更好!


参考文献

【1】 蒋捍东, 陈碧. 间质性肺疾病的再认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0) : 1453-1457.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0831-02514.

【2】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月第26卷第7期,代华平,《间质性肺疾病早诊早治仍极具挑战性》

【3】 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说明书.2020版.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 http://www.nhsa.gov.cn/art/2023/12/13/art_14_11671.html

【5】 江润芝,赵亚滨,王秋月,等.肺间质异常:敲响间质性肺疾病和早期肺纤维化的警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9):765-769.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