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有“劲头”,食有“嚼头”!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由于牙齿敏感、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等原因,一日三餐喜好选择面条、稀粥、馄饨、饺子、地瓜、馒头、豆腐脑、鸡蛋羹、汤菜等较为软烂的食物。然而,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给牙齿的健康埋下隐患,特别容易对咬合功能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些问题,中食智库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教授冯剑桥友情提示说,在爱牙护牙的前提下,人的牙齿也需要“硬碰硬”,经常食用一些核桃、腰果、榛子等坚果以及花生、豆类等时蔬,能够让牙齿“嚼劲十足”,更加坚固耐用。
冯剑桥解释说,咬合功能是指上下牙在咀嚼时的接触与协调,良好的咬合关系对帮助咀嚼和消化食物至关重要。而长期依赖软食的人,往往会减少咀嚼的频率和强度,这不仅无益于颌骨的发育和维持,还可能造成咬合功能的退化。具体来说,长期“吃软饭”的人容易改变大脑对咀嚼的控制,干扰下颌肌肉和神经活动,逐步使咬合功能被弱化,尤其是尚在发育的个体中,这种状况十分显著。特别是处于换牙期的儿童,也会严重阻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因此,建议在食谱中增添硬质食材的比例,以确保颌骨和咀嚼肌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增强牙齿咬合的力量和耐力,对恒牙的正常生长和整齐排列有着加持作用。
此外,软食通常不会对牙齿产生足够的机械摩擦,牙齿的自洁能力就会逐步下降,这可能导致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的积累,增大了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冯剑桥指出,正常的咀嚼过程是对牙齿适当的“养护”,能够帮助按摩牙龈及清洁牙面。事实上,正是因为软食的特性,无法通过咀嚼硬物来清理牙齿,致使牙病悄然来袭。不仅如此,咬合异常如不能及时被纠正,在殃及口腔健康的同时,还可能酿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如面部肌肉的不对称发育、消化功能的降低,前者影响面容美观和肌肉协调性;后者因食物未被充分咀嚼消化,加重了胃肠道负担。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讲,软烂易嚼的食物是必要的选择,例如,牙齿还未发育完善的儿童、颌骨缺失的病人以及消化系统遭到破坏的肿瘤患者。但正常人长期依赖或偏爱软食,肯定是有害无益的。冯剑桥教授强调说,咀嚼运动是依靠牙齿和咀嚼肌来完成的,日常中提倡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建议适当选用一些韧性食物,如核桃、榛子、苹果、胡萝卜、鲜笋、蘑菇、牛肉干、煎饼等;也可以时常咀嚼口香糖或进行咀嚼训练,有助于弥合和改善咬合关系。与此同时,咀嚼的效率也取决于牙体是否完整,及时对缺牙、牙列不齐做出修补和矫正,能够提升咀嚼的效率和能力。另外,定期进行口腔洁治,也能有效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让每天的生活更有嚼头、更有滋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心灯永驻·温暖续航”护士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2025-05-08 -
new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传——记绵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返聘专家张天锐
2025-05-07 -
new党旗引领聚民心 健康春风暖万家-- 犍为县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下基层 绘就民生健康新画卷
2025-05-07 -
new兰大二院骨科完成院内首例创伤性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
2025-05-07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