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齿有“劲头”,食有“嚼头”!

时间:2024-08-31 09:53:20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赵嘉诚 阅读: 240027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由于牙齿敏感、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等原因,一日三餐喜好选择面条、稀粥、馄饨、饺子、地瓜、馒头、豆腐脑、鸡蛋羹、汤菜等较为软烂的食物。然而,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给牙齿的健康埋下隐患,特别容易对咬合功能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些问题,中食智库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教授冯剑桥友情提示说,在爱牙护牙的前提下,人的牙齿也需要“硬碰硬”,经常食用一些核桃、腰果、榛子等坚果以及花生、豆类等时蔬,能够让牙齿“嚼劲十足”,更加坚固耐用。

冯剑桥解释说,咬合功能是指上下牙在咀嚼时的接触与协调,良好的咬合关系对帮助咀嚼和消化食物至关重要。而长期依赖软食的人,往往会减少咀嚼的频率和强度,这不仅无益于颌骨的发育和维持,还可能造成咬合功能的退化。具体来说,长期“吃软饭”的人容易改变大脑对咀嚼的控制,干扰下颌肌肉和神经活动,逐步使咬合功能被弱化,尤其是尚在发育的个体中,这种状况十分显著。特别是处于换牙期的儿童,也会严重阻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因此,建议在食谱中增添硬质食材的比例,以确保颌骨和咀嚼肌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增强牙齿咬合的力量和耐力,对恒牙的正常生长和整齐排列有着加持作用。

此外,软食通常不会对牙齿产生足够的机械摩擦,牙齿的自洁能力就会逐步下降,这可能导致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的积累,增大了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冯剑桥指出,正常的咀嚼过程是对牙齿适当的“养护”,能够帮助按摩牙龈及清洁牙面。事实上,正是因为软食的特性,无法通过咀嚼硬物来清理牙齿,致使牙病悄然来袭。不仅如此,咬合异常如不能及时被纠正,在殃及口腔健康的同时,还可能酿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如面部肌肉的不对称发育、消化功能的降低,前者影响面容美观和肌肉协调性;后者因食物未被充分咀嚼消化,加重了胃肠道负担。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讲,软烂易嚼的食物是必要的选择,例如,牙齿还未发育完善的儿童、颌骨缺失的病人以及消化系统遭到破坏的肿瘤患者。但正常人长期依赖或偏爱软食,肯定是有害无益的。冯剑桥教授强调说,咀嚼运动是依靠牙齿和咀嚼肌来完成的,日常中提倡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建议适当选用一些韧性食物,如核桃、榛子、苹果、胡萝卜、鲜笋、蘑菇、牛肉干、煎饼等;也可以时常咀嚼口香糖或进行咀嚼训练,有助于弥合和改善咬合关系。与此同时,咀嚼的效率也取决于牙体是否完整,及时对缺牙、牙列不齐做出修补和矫正,能够提升咀嚼的效率和能力。另外,定期进行口腔洁治,也能有效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让每天的生活更有嚼头、更有滋味!


3b87dd667eb21b1567bc37646774994a.jpeg

4fd8c582fadf3b3b86441f2fc74d26ac.jpeg056917660149e0398e57baab1302ed1b.jpe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