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排石利水猫须草 畅通人体“下水道”

时间:2025-07-08 11:21:01来源:医师报作者:刘雅超 金路 阅读: 108

猫须草,民间又称为“化石草”或“肾茶”,是一种生长在高温潮湿环境的唇形科植物,因其花朵细长似猫胡须而得名。它原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广泛种植,野生资源多见于云蒸霞蔚的五指山区。这种植物的主要利用部位是茎叶,人们经常将其晒干后用作保健茶饮。传统医药经验表明,取适量干草煎煮服用,对缓解泌尿系统不适有积极作用。西医临床观察也发现,饮用猫须草茶后,多数病人的尿路刺激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排尿过程变得更为顺畅。在南方湿热省份,人们喜欢在夏季采收鲜嫩的茎叶,阴干之后储存备用,成为家庭常备的天然饮品。

降低尿酸水平

现代研究揭示了猫须草辅助排石的奥秘:其含有的特定活性成分能抑制尿液中微小结晶聚集,防止它们逐渐增大形成结石,同时减轻肾脏内部细胞损伤。这些成分还能促进尿液生成和排泄,帮助降低体内尿酸水平,阻止结石萌生。这种草药通过增强肾脏过滤功能及改善肾脏血流,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对于直径较小的结石,配合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的温水,可显著增大自然排出效率。需要明确的是,猫须草并不能溶解已经凝成的结石。观察数据显示,其辅助排石有一定效果,通常需连续饮用1至3个月方可见效,其功效强度弱于专门的化结石药物。对于较大的结石,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给予碎石处理,术后饮用猫须草茶则有助于残留碎粒排出,并减低复发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排石过程中可能有轻微腰酸或短暂排尿不适,这通常是结石移动时的正常反应。

药用潜力巨大

除辅助排石外,猫须草在肾脏保护和身体代谢调节方面亦有多重价值。研究发现,猫须草含有黄酮类、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能帮助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实验观察表明,这些物质可减轻泌尿系统炎症反应,对缓解膀胱刺激症状效果良好。在调节脂肪代谢方面,适量猫须草提取物可帮助调节实验动物的血脂水平,降低异常增高的甘油三酯。同时它能加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对肾组织的危害。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猫须草通过影响特定细胞信号通路,减少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的产生,进而延缓肾脏组织的硬化进程。同时,猫须草还被用于缓解关节酸痛、前列腺区域炎症及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痛风症状,在民间享有“天然肾脏清洁剂”的美誉。其温和的利尿特性也使它在缓解下肢浮肿方面有所帮助。

特定人群慎用

尽管猫须草应用价值显著,但其性质偏凉的特性决定了特定人群需谨慎使用。脾胃功能虚弱、怕冷易泻者服用后可能有腹部冷痛、大便稀溏等不适;孕期女性饮用存在安全风险,不利于胎儿在母腹内的稳定;婴幼儿因肾脏发育尚未成熟,饮用可能干扰正常排尿功能,应完全避免。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者,猫须草可能增大肾脏过滤负担,需严格禁用。建议连续饮用不宜超过3个月,且不易每日长期大量服用。

需要提醒的是,猫须草不可与其它性质寒凉的草药同服,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症状。一般人群使用时应控制用量,每次冲泡干草5至10克为宜,每日不超过两次。若有皮疹、呼吸不畅等过敏反应,或表现为持续腰痛、尿液颜色异常带血等状况,需立即停用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正在服用利尿剂或降尿酸药物者也应咨询医师,以防药物疗效相互抵消。

猫须草凝聚了自然智慧与传统经验,其科学价值仍在不断探索中。当我们品味这杯琥珀色、形似猫须的药茶时,感受的不仅是草木的清香,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在杯中的流转。这份来自热带雨林的馈赠提醒我们,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草药资源,仍需建立在科学认知与谨慎态度的基础之上,方能真正造福人类健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刘雅超 金路

1.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