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到北方旅居,南方朋友如何避暑又养生?

时间:2024-09-04 17:06:48来源:医师报作者:富精雷

2023年入冬以来,冰城“尔滨”的旅游热潮持续升温,为2024年夏秋季迎来了一批批前来避暑的南方游客。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一睹北方的美景、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当地风俗与文化,却可能并未意识到,“向北而行”之旅实则也是一次深度的中医养生体验。近日,黑龙江省医促会中医内科学青年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孙殿甲在接受采访时,与读者朋友分享了北方旅行如何能让南方游客在享受避暑、快乐行程的同时,更好地体验北方气候特点所蕴含的中医养生之道。

体验气候差异 顺应养生之道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黄帝内经》描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意味着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南方人到北方旅行,实际上也是一次顺应自然、调节身心、放飞自我的过程。孙殿甲指出,南方中医注重祛湿、清热,而北方中医则更注重润燥、温阳。这种差异使得南方人在北方旅行时,可以通过感知、了解北方的气候和饮食,达到调节体质、预防疾病的效果。他特别提到,夏秋季是南方人前往北方旅居或游玩的最佳时节。这两个季节,北方气候宜人,既不太热也不太冷,适合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同时,北方的饮食也以温补为主,如羊肉、牛肉等温性食物,有助于南方人增强体质及增强免疫力。

北方干燥凉爽 有益祛湿健脾

我国地域广阔,南方与北方在气候、环境及生活习惯上差异显著,由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养生的理念与实践。孙殿甲通俗地解释,南方气候湿润,四季雨水充沛,湿气较重,中医理论认为“湿气通于脾”,湿邪易困脾土,阻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内停,继而引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肢体困重的症状,故“脾喜燥恶湿”。

相对而言,北方气候偏于干燥凉爽,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这种凉爽的气候环境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对于改善南方人的湿热体质具有积极效果。中医理论强调南北气候的差异,可帮助形成“互补”效应。孙殿甲指出,夏秋季正是南方人出游北方的“窗口期”,可以利用北方干爽的气候特点,有效调节体内湿气,改善湿热体质,进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化解骨病困扰 借助天时地利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风气通于肝,湿气通于脾”。北方避暑养生对患有骨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病等的人有着显著好处。相较于南方湿润、炎热的气候,北方干燥、凉爽的气候对于缓解这类湿热痹阻关节的疾病非常有帮助,减轻疼痛与炎症。那么,南方人在北方旅行凭籍“天时地利”改善这些疾患时,还应注意哪些事项呢?孙殿甲主任建议,除了借助北方气候“鬼斧神工”的养生妙用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调整身体状态。例如,北方天亮的早,起床后可面对朝阳进行轻柔的伸展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在一日三餐中适当添加些北方常见的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以祛湿散寒;晚上则可以用热水泡脚,驱除旅途疲劳并促进睡眠。这些方法让南方游客不仅在北方享受到避暑的乐趣,还能助益骨关节健康,实现身心的双重调理与恢复。

避免水土不服 确保身心健康

除了骨关节疾病外,南方游客在北方还可能遭遇其他由环境差异所致的健康隐患。孙殿甲指出,南方朋友来到北方后,由于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会有肠胃不适、皮肤过敏等情况。《诸病源候论·不伏水土痢候》中说:“夫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成下痢。”因此,他建议南方人在北方旅行时,务必注意对作息和饮食做出调适,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在作息方面,每日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奔波,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户外活动时间,比如在森林、草场、湿地徒步或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让整个身心融入大自然美好的馈赠中。

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选择绿色、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营养均衡。此外,也可以适当品尝些拥有北方特色的养生药膳,如人参、鹿茸、灵芝等,但需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造成不适。通过这些调整,让南方游客更好地减少因环境差异和水土不服所致的疾病,让旅途更加愉快,身体更加健康。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