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利民:从默默无闻到国际前列 中山三院脊柱外科16年逆袭路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09年3月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脊柱外科成立。这个重要的日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戎利民仍清晰记得。
当时,年轻戎利民将脊柱外科视为自己的孩子。16年间,戎利民在国内首创超声融合导航脊柱内镜手术,在亚洲首创轴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xialLIF);打造了集手术、干细胞治疗、脊髓功能康复、科研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进而形成个体化、精准化的蛛网膜下腔移植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中国方案”。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戎利民始终在线,现在,他仍坚守在临床与科研前线,带着三院脊柱外科不断征服新的高峰。
做外科医生 是命运的召唤
戎利民从小就知道,医生和老师被敬称为“先生”,一个教书育人、一个治病救人,都是高尚的职业。作为教师的孩子,戎利民觉得医生更神秘、更有吸引力,从小就立下了从医志愿。
高三时学校图书馆里贴着各校的招生简章,戎利民看到医学院就两眼放光,中山医学院是少年的他最心仪的学校。认识他的老师和同学也都知道,戎利民以后是要当医生的。
“戎利民,你注定是要当外科医生的。戎,十戈,名字里面就带着十把刀。”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看到戎利民对外科特别感兴趣,就调侃他。外科干脆,手起刀落,治病救人,这与戎利民的性格相符,1990年毕业留校,他如愿来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
“骨科入门太难了,它涉及到力学、美学、工程学,所涉及的亚专科也特别多,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创伤骨科、骨肿瘤、足踝、小儿骨科等,从头到脚,各成系统,手术没有定式。”戎利民回忆,单是一个简单的消毒铺巾,都是当了主治之后才真正掌握,因为不同的手术部位、手术术式,铺巾都有不同的讲究,更何况是手术了。
戎利民没有被困难止步,而是迎难而上。在工作中,他对每一台手术,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要像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思考,在下次手术中不断地修正,做到精益求精。“在上手术台之前,手术过程中的细节、可能遇到的状况,都已经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早已胸有成竹,才能做到‘下刀如有神’的境界。”现在,戎利民早已成为脊柱外科行业里鼎鼎大名的骨科医生,用手中的刀为无数患者解除过病痛。
精进技术 深研脊柱微创疗法
1991年,在戎利民入职的第二年,三院骨科成立,那时还只是大骨科,直到2009年3月4日,脊柱外科成立。戎利民清晰地记得这个日期,作为中山三院脊柱外科的创始人,他就象养育孩子一样,将中山三院的脊柱外科从默默无闻培养成为重磅研究傍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室。这个过程,戎利民仅用了16年的时间。
为了提升医院脊柱外科的水平,戎利民先后三次出国学习,在德国脊柱外科中心、巴塞罗那儿童医院脊柱外科、美国UCLA脊柱外科中心等地学习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2001年,戎利民开始在医院开展脊柱微创手术。中山三院首次引入椎间盘镜微创设备,主要用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症。不同于传统手术为了满足肉眼视野的大切口,微创手术借助电子镜、器械臂、同步显示屏等仪器,在小切口下也能看得更清楚,做得更稳妥。
在学习微创治疗之初,戎利民查阅了丰富的资料,反复学习,在脑海中一遍一遍地演练手术操作流程。在主刀第一台手术前,手术操作流程已经印刻在他的脑海中,对手术中的突发状况都做好了预案。新手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戎利民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
此后,他又在国内首创超声融合导航脊柱内镜手术,在亚洲首创轴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xialLIF),完成全球首例3D内镜辅助下极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为更多患者提供了多样的治疗选择。
科研创新 开拓脊髓损伤“双腿走”策略
在临床手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后,戎利民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他带领团队在科研领域发起进攻。
脊柱脊髓损伤常引起瘫痪,救治难度大,给患者造成严重身心伤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与经济负担。脊柱脊髓损伤又被称为脊柱外科最难攻克的“珠穆朗玛峰”。为了攻克这一难题,2015年,戎利民带领团队开始做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输注干细胞后,受损的脊髓功能能够得到恢复。戎利民意识到,干细胞可能会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7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国家卫健委和药监局备案,团队牵头国际规模最大、病程覆盖最全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研究纳入亚急性患者、早慢性患者和晚慢性患者,按病程分为三组。结果发现,三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于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其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虽然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改善不明显,但神经痛和括约肌功能有所改善,直接表现是患者大小便功能改善。任何一点点进展,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进步,是珍贵的曙光。
戎利民表示,该项目与前沿创新理念相融合、与基础实验相结合、与患者治疗需求相契合,现如今已成功将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打造成了团队的特色优势和核心亮点。目前已完成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前剂量探索及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发表相关临床研究方案,完成短期临床随访等系列研究,证实干细胞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团队长期致力于脊柱脊髓损伤的救治及研究,正在打造集手术、干细胞治疗、脊髓功能康复、科研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进而形成个体化、精准化的蛛网膜下腔移植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中国方案”,努力提高与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相关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山大学芙兰奖等。
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戎利民还牵头发布了“蛛网膜下腔移植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技术规范”全国团体标准,为推动干细胞临床治疗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造福广大脊髓损伤患者。
“没有炎症,就没有修复。”但是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炎症反应过大,阻碍了疾病的修复。戎利民对脊髓损伤涉及的炎症、瘢痕等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上,为探寻脊髓损伤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因为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团队还受邀在国际权威杂志The Lancet Neurology发表了特邀评论。
除了干细胞治疗外,戎利民认为脑控外骨骼机器人是治疗脊髓损伤的另一个突破口。患者通过头戴式的脑电的读取设备,读取患者脑活动信号,解码后变成电信号,从而驱动机器人带动肢体运动。
“这种训练对患者是有益的。”戎利民解释,一方面,脊髓损伤后,大脑相应的支配区域长期得不到信号会萎缩荒芜,通过训练,大脑中皮质支配的区域活跃起来得到重塑;另一方面,这种肌肉训练属于主动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是非常有意义和帮助的。
“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让伤员尽早地站起来,然后生物学专家再让它愈合,慢慢生长修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戎利民表示,现在我们团队正在同步开展生物学(干细胞、外泌体、生物材料)和工程学(脑控外骨骼机器人)两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希望“双腿走”策略,可以为守护脊柱脊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现在,作为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戎利民正带领团队不断进取,打造国际知名的一流脊柱外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麻醉医师潘灵辉的多面人生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为医,要成为怎样的医者?医院文化,该如何打造?潘灵辉坚持“在身边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故事培养人”的做法。
2024-12-20 -
new陈勇刚:超声针式微创 守护“生命之翼”|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30 -
new鲍遇海:闯“禁区”之险 守生命之权|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new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注康复 让健康重新启航|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11-18
- “抗癌元气站”患教专题
- 301呼吸论坛
- 活动专题
- 会议专题
- 2020IDSC感染年会
- 2020征文活动
- 第六届医学家峰会
- 2021CSCO指南会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
- “云中论道”淋巴瘤临床思维与诊疗实践研讨课
- 医师报理事会名单
- 2019医学家峰会专题
- 专题模板
- 医师报APP下载
- 中国白内障认知与治疗现状调研
-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之医学大家访谈录
-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 国士无双 医界丰碑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巡展
- CGOG2021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
- 第四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2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 2021-301呼吸高峰论坛
-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
-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医师报》官方报道”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论坛
- “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推选宣传活动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
-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卓哮论坛直播间|共话呼吸:呼吸健康规范化诊疗全国系列会议
-
明亮眼睛 美好生活 Bright eyes Beautiful life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
2024-08-19 -
王景福:怀揣小理想,成就儿童肿瘤学科大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写给赵文召医生:最喜欢与您像朋友一样唠嗑看病丨8·19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给医生的一封“情书”
2024-08-26 -
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长海有金钢 四步战“癌王”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⑤
2024-08-05 -
上海九院眼科:守护“视”界 共创“睛”采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3-08-15 -
吴炅:每一天,每一台手术,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8-21 -
全方位个性化 守护血糖健康 |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