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中国原研推动脑细胞保护进入新时代 | 第十期卒中新语学术论坛召开

时间:2024-12-25 16:47:27来源:医师报作者:黄晶 阅读: 132657
微信图片_20241225164220.png


在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的第十期卒中新语学术论坛上,摆放着《感谢先必新®系列研究者》手册。翻开这本大红色的册子,从A-Z罗列着730余家参与研究的医院,记录着先必新®18年砥砺前行的来时路。


“今天论坛上,我们共同见证先必新®舌下含片(依达拉奉右莰醇)上市,这是医工结合、临床与技术结合、产业与医院结合的结晶,希望这一成功能促使越来越多符合临床需求的现代产品问世。”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表示。


卒中治疗新灌注治疗时代到来


王拥军.jpg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


“卒中治疗的新灌注治疗时代已经到来。”王拥军教授强调,静脉溶栓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了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时代,高效的再灌注疗法已广泛应用,脑细胞保护疗法应作为再灌注疗法的联合治疗手段加以重视。


由王拥军教授牵头的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对照研究Ⅱ(TASTE-2),由106个临床研究中心共纳入1362例患者。研究证实,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在90天后实现功能独立,而不会增加安全性问题。


王拥军教授强调,该研究奠定了依达拉奉右莰醇作为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血栓切除术联合用药的地位。


舌下片解决住院疗程不足难题


樊.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


“缺血性卒中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一般为2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表示,DRG/DIP支付方式实行后卒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我国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未能完成足疗程治疗,首个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舌下含服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的问世,让院外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弥补了院内疗程不足的弊端。


“舌下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不会因胃肠道的pH值和消化酶而降解,生物利用度更高。”樊东升教授介绍了由其牵头完成TASTE-SL研究。结果证实,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可显著提升第90天mRS≤1分比例达到64.4%,在各亚组人群中,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组获益一致,且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


时间就是大脑,脑细胞保护应在卒中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先必新®舌下片使用方便,除了出院后使用外,可以作为院前急救药使用,延长治疗时间窗。现场讨论环节中,专家希望未来能把先必新®舌下片推向基层医院、百姓家庭,成为高危人群的常备药,造福更多患者。


中国智慧世界共享


刘.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丽萍教授


“从单一靶点到多靶点的脑细胞保护剂探索创新中,先必新®在中国是首创,在国际上也是领先案例,并且得到了临床前及Ⅰ、Ⅱ、Ⅲ期研究的完美验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丽萍教授肯定了先必新®的创新价值。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