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克服“假期综合征”有攻略
随着悠闲愉快的寒假即将结束,孩子们又要背上小书包重返校园读书了。然而每年开学后,总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异常情况,有的还伴有头疼、肚子疼等症状。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很难迅速进入正常学习状态。许多家长往往感到困惑不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因为厌学而撒谎或“装病”呢?
事实上,上述困扰很有可能是“假期综合征”在作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江南院区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刘雨佳解释,所说的“假期综合征”并非医学专业术语,而是人们对长假结束后产生的各种身体不适感做出的通俗概括。
开学了,小多多为啥收不回心了
今年三年级的小多多,每到开学之初,都显得无精打采的,每次上课坚持不到10分钟就开始犯困,晚上回家写作业更是敷衍了事,甚至躁动不安,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尽管他白天疲惫不堪,但晚上却异常兴奋,总是玩这玩那,毫无困意。即使被妈妈强制拉上床,他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半个月左右,小多多才逐渐结束了这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白天打瞌睡”的状况。
刘雨佳指出:假期里,像小多多这样的孩子们,通常有了更灵活的作息时间和娱乐空间,他们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与父母外出郊游、旅行或者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没有固定的学习压力或规律的时间表。等到开学时,原有松弛悠然的状态骤然间被直接“拉满”——孩子们需要早睡早起、准点上学、集中精力完成课堂任务和家庭作业。这种突然的改变可能诱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如焦躁、疲惫、抵触或对抗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成年人在长假结束后也会有类似的情绪“断档”,往往无所适从、寝食难安。但不同的是,由于成年人具备更完善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加之丰富的社会经验及阅历,让他们能相对平稳且很快地适应起来。而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尚未成熟,他们更容易将“说不准”的负面情绪通过大脑寻找“出口”,转化为生理上的疼痛或不适,到医院看医生,显示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
打开心锁,要有解锁的“金钥匙”
刘雨佳建议说,当孩子们遭遇“假期综合征”时,家长们应该主动作为,采取如下几点做法,帮助孩子化解开学季的“心结”。
适当过渡,循序渐进地“收心”。刘雨佳分析指出,很多孩子的“假期综合征”源自作息不规律。家长应在寒暑假进入尾声阶段,就要精心调拨孩子的“生物钟”,让他们睡觉、起床时间与平日上学时接近;不能等到即将开学才急忙让孩子改掉熬夜习惯,也不必立刻把学习任务堆到极限;要讲究循序渐进、由轻到重,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有一个缓冲期。
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刘雨佳提示说,一部分儿童的负面情绪来自对学业或社交的恐惧,例如担心跟不上新学期课程、害怕被同学排挤等。家长可通过陪伴对话、角色扮演或阅读故事书等方式,引导孩子主动倾诉“我最不想面对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再与其平等讨论交谈,让孩子感到在说出自己内心的害怕和压力时,父母不会误解或批评他们,而是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之道。
与老师密切沟通,获得更多支持。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厌学倾向或情绪障碍,家长不妨主动反馈给学校和老师,看看是否能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一些具体帮助。比如,新学期初始,老师可以适度降低作业难度,或在分组合作时让孩子与熟悉的同学同组,引领他们尽快投入学习氛围。家长与老师的同频共振,在孩子的适应过程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有困惑,请拨打“12356”热线
刘雨佳友情提示说,家长们不必忧心忡忡,“假期综合征”通常只会持续一两周上下,不会带来永久性的心理影响,等孩子再度适应学校生活后,大多数症状自然会烟消云散。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若父母一味苛责或谩骂,就可能让矛盾升级,甚至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家长学会用温和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用理解代替怀疑、用支持取代指责,才能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和校园生活的热情。
还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长期陷于“假期综合征”的困境,或伴随持续性头痛、肚子痛或更加明显的拒绝上学行为,就必须引起警觉了。此时不能责怪或拖延,最稳妥的方式是尽早前往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或精神科进行专业评估,让专业人士协助孩子和家庭共同寻找根源所在。
最后,刘雨佳医生介绍:现如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明确要求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对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同时,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也已经在各省市陆续开通。刘雨佳建议,如果孩子开学季遇到厌学、拒绝上学或者有心理波动起伏等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拨打“12356”心理援助热线,以寻求专家帮助。
附刘雨佳医生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江南院区(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生,创建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联盟”专家成员,黑龙江省儿童福利与保护领域专家库成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第七届理事,哈尔滨市医师协会心理危机干预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睡眠障碍康复专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心理行为发育学组秘书,参编哈尔滨市卫健委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我心理调适技巧 100 问》任副主编,参编《精神障碍居家康复及护理指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市经济广播《名医面对面》固定嘉宾,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小雪花》杂志心灵驿站专栏作者。曾于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研修学习一年,参加中德儿童家庭治疗培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心灯永驻·温暖续航”护士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2025-05-08 -
new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传——记绵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返聘专家张天锐
2025-05-07 -
new党旗引领聚民心 健康春风暖万家-- 犍为县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下基层 绘就民生健康新画卷
2025-05-07 -
new兰大二院骨科完成院内首例创伤性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
2025-05-07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