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药物疗法可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药物治疗不能消除血压增高的根本原因,因此非药物疗法辅助降压逐渐引人关注。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相关指南及研究强调,全部高血压患者均应长期坚持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因其具有明确的轻度降压效果。而不断涌现的肾脏去交感神经消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以及压力支架等介入治疗技术则为难治性高血压提供了新手段。
中医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按摩、刮痧、太极、气功等非药物干预方法。2003-2004年,韩国学者先后在Am J Chin Med.和Int J Neurosci.报道了气功降压的有效性,其认为气功能稳定交感神经系统,有效调节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尿儿茶酚胺和血压水平,改善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通气功能,并可调节脂质代谢。
200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表明,太极拳可以降压,作为一项实用的高血压常规管理中的非药物辅助治疗方法。一项对国内2005-2015 年发表的有关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 分析结果也提示,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降压药物治疗。
2013年一项由国内11家医院参加、入选428例受试者的非盲、多中心、随机对照针刺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验证了针刺对轻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Trials. 2013 Nov 11)。
2015年韩国学者的一项随机、对照、双盲评估试验也表明,针刺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前期和Ⅰ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此外,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五禽戏、八段锦,推拿、耳穴贴压、药线穴位埋藏、足浴等诸多方法以及中医情志疗法也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但尚需更多的研究证实。
总之,尽管长期服用降压药仍是高血压防治最主要措施之一,中医非药物疗法只是辅助疗法,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运用。但由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形式多样,易于学习,患者乐于接受,民众便于普及,加之极为经济(多数疗法日均费用不足数元),从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优势之一,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创新“数字中医+科学减重”模式,开辟健康管理新路径
2025-07-15 -
07-142025
深化中西医协同 络病理论破解慢病防治“时代命题”
-
07-132025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
07-132025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
深化中西医协同 络病理论破解慢病防治“时代命题”
2025-07-14 -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2025-07-13 -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2025-07-13 -
质量控制 | 赣医大一附院成功举办2025年江西省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题工作会
2025-07-07 -
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2025-07-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