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一院完成甘肃首例激光鞘辅助起搏器电极拔除术 填补技术空白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传来喜讯,白明教授团队成功开展甘肃首例激光鞘辅助下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甘肃省在该高端技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兰大一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团队在处理复杂起搏器并发症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了解,接受此次手术的是一名58岁男性患者。10年前,患者因“快慢综合征”于外院植入心脏双腔永久起搏器,今年1月,又因起搏器电池耗竭进行了更换。然而术后,患者切口却出现持续性红肿、疼痛,还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渗出。经过自行口服抗生素及当地医院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患者遂前往兰大一院心脏中心就诊,被确诊为起搏器囊袋感染。由于电极植入时间已超10年,电极与血管、心腔内组织存在严重粘连风险,若不彻底移除感染电极及脉冲发生器,极有可能引发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白明教授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讨论,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了“全麻下机械鞘辅助电极拔除+感染囊袋清创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对原起搏器囊袋进行清创,并顺利取出脉冲发生器。在X线透视引导下,团队尝试用机械鞘分离电极,但由于组织粘连严重且钙化明显,传统方法遭遇瓶颈。多次尝试无果后,白明教授当机立断,调整策略,启用激光鞘系统。通过在关键粘连部位发射短脉冲激光,精准汽化纤维组织,逐步松解了电极与上腔静脉、右心房壁、三尖瓣环之间异常紧密的纤维性粘连,最终将整根电极安全、完整地拔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白明教授介绍,起搏器装置感染是起搏治疗中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彻底移除感染装置是根治的唯一办法。但对于植入时间较长的电极,拔除手术风险极高,如同“心脏拆弹”。传统机械拔除主要依靠物理牵拉和扩张来分离粘连,这对血管和心脏组织的牵拉损伤较大。而激光鞘系统头端发射的脉冲激光,能被周围纤维组织高效吸收并瞬间汽化,实现对粘连组织的“冷切割”,对电极和正常血管心肌几乎不产生热损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是处理陈旧电极的革命性工具。
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意味着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已成功搭建“机械鞘+激光鞘”双技术平台,能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为起搏器感染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未来,兰大一院心脏中心将继续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深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希望 。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兰大一院完成甘肃首例激光鞘辅助起搏器电极拔除术 填补技术空白
2025-08-25 -
new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举行特需儿童医教融合示范基地授牌签约仪式
2025-08-24 -
08-222025
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开展省内首例快速抗抑郁治疗新技术
-
08-222025
兰大二院完成甘肃省首例经皮高频聚焦超声肾动脉神经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
医师节暖情慰问丨致敬赣南老区超声医学开拓者叶之中老专家
2025-08-19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