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儿童健康 科普同行|第三届“小清杯”青年医师科普大赛顺利在津举办

时间:2025-09-23 13:30:31来源:医师报作者:晓敏 阅读: 1279

医师报 2025年9月19日,在第五届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第三届“小清杯”青年医师科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顺利举行。

今年8月1日,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重拳整治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铲除虚假医疗信息滋生土壤,破除医疗科普领域的“流量至上”乱象,重塑科学、权威、清朗的专业科普生态。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科普工作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优化医疗服务体验的关键一环。青年医师是医疗健康科普传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可知、可用的健康信息的重要使命。

图片1.png

本次大赛由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徐保平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雪峰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任献青教授、云南中医药大学熊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共收到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300余部科普视频作品,内容涵盖儿童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精神、保健、肾脏免疫等多个专业领域,充分展现了青年医师在多学科融合与科普创新中的活力与担当。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委会主委马融教授、申昆玲教授在会上表示:青年医师们以专业热情搭建科普桥梁,是儿童健康事业的未来希望。期待参赛选手展现新时代儿科风采,传播中西医融合知识。并呼吁以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为契机,以“双向奔赴”的担当,推动儿童健康领域的中西医深度融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共创儿童健康新未来。

科普竞演,多形式诠释医学专业知识

决赛现场,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25位青年医师依次登台,围绕儿科常见病、典型病例、中西医结合防治等主题,通过背景阐述、视频展播及答辩三个环节,全面展示其科普作品的创作理念与专业内涵。

参赛作品形式多样,涵盖情景剧、动画解说科普等形式,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富有趣味的内容,充分体现出青年医师在内容策划、表达方式及媒介运用上的创新意识。

毛萌教授、陈强教授、郑跃杰教授、程昕然教授、王雪峰教授、薛征教授、袁斌教授、张葆青教授、戎萍教授、张霞教授、吴洋意教授、李萍教授、桑杲教授等中西医权威专家参加评审。专家们从科普教育价值、专业规范、形式创新、传播效果等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考评。专家评审组指出,本届参赛作品整体质量显著提升,覆盖病种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兼具科学性与创新性,部分优秀作品具备系列化开发潜力。参赛医师在表达思路、语言运用及逻辑组织方面表现突出,反映出当前青年医师群体科普意识与创作能力的整体进步。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名医对话”环节中,上海市中医医院虞坚尔教授受邀发言,与会专家们为现场青年医师提出的临床问题答疑解惑,进行深入交流。

中西融合,共促儿童健康科普新发展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医学技能的科普竞技,更是一场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交流与尝试。评委专家在提问和点评中强调,科普工作须立足科学性、注重实用性、提升可及性,尤其要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协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切实帮助家长识别常见疾病、纠正认知误区、掌握基础护理技能,从而减轻养育焦虑,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爱心支持企业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宁女士表示:疾病的治疗不仅依靠精准医术,也离不开患者家属的认知与配合,因此科普已成为现代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美罗药业支持本次大赛的初衷,本着常办常新的理念,希望将“小清杯”打造为一个可持续、有活力、长青的青年医生成长平台。

据悉,中国中药协会第二届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工作会上“科普与公益工作组”正式成立。该工作组将着力搭建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平台传播与转化体系,建好以系列标准为核心的学术发声阵地、以健康指引为核心的基层赋能阵地、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大众科普阵地,系统推进优质儿童健康科普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未命名8.jpg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