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2025CACA乳腺癌全域科普行动福建省站落地厦门——顶尖专家共筑“防筛诊治康”守护网

时间:2025-09-28 10:16:52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8537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洪瑞麟)926日上午,2025CACA乳腺癌全域科普行动(福建省站)暨CACA-CBCS科普宣传与防筛诊治康知识普及全域行活动,在复旦肿瘤厦门医院门诊大厅二楼温情启幕。活动汇聚了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张瑾教授、江一舟教授等国内乳腺癌防治领域顶尖专家,通过科普答疑、现场授课及大咖义诊等环节,为福建民众送上权威实用的防治知识,搭建起医患深度沟通的桥梁。

图片1.png

领导致辞:锚定防治痛点,凝聚多方合力

图片2.pn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国内乳腺癌发病率增速显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手术量逐年攀升,但通过规范治疗,患者生存率持续提升。”他特别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只有让患者和健康人群充分了解病因与治疗现状,才能消除恐惧,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防治。

图片3.png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正在全力推进乳腺癌科普全域行动,此次由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承办福建站的活动意义重大。我国乳腺癌疾病负担重,需汇聚专家智慧,将防癌抗癌知识普及给大众,携手患者与家属推进‘防筛诊治康’全流程管理,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愿景。”

图片4.pn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在致辞中感谢了专家团和承办方对活动的鼎力支持,她表示“CACA-CBCS乳腺癌科普全域行将在全国开展30场面向患者及市民的科普行动。热烈祝贺福建省站活动的召开!希望本次活动立足厦门,辐射福建乃至全国,为患者提供涵盖‘防筛诊治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患者迈向康复与治愈。同时帮助妇女与市民掌握科学的乳腺癌预防和筛查知识。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更多人了解乳腺癌科学防治理念,惠及更广人群。”

图片5.pn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副院长用数据传递信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可手术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达93.6%,通过多学科协作,满足乳腺癌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及外观美观的多重需求,让乳腺癌患者能够活得更好,活得更美”。

图片6.png

江西省肿瘤医院孙正魁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乳腺癌防治工作需聚焦‘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模式的落地与优化,推动前沿知识向基层延伸,以覆盖更广泛人群。同时指出,CACA-CBCS的使命不仅是引领学术前沿与规范临床实践,更要联合各省市力量承担社会责任,他相信此次活动能激发福建乳腺癌防治工作活力,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人文温度。”

图片7.png

图片8.png

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张成钢常务副院长、冯水土副院长代表会议承办方分别致辞,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对主办方的信任表示感谢,同时向为活动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感谢。也感恩患者朋友对医生的信任,期待医患携手共创美好明天,强调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提升乳腺癌诊疗与科普水平。

图片9.png

本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肿瘤厦门医院承办,由复旦肿瘤厦门医院院长助理秦文星教授主持。


科普大咖说:破解认知误区,传递科学方案

图片10.png

在科普答疑环节,专家们针对患者高频关切问题,给出专业且通俗的解答,扫清认知障碍。

图片11.png

孙正魁教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防复发”指南

针对激素受体阳性这一庞大患者群体,江西省肿瘤医院孙正魁教授指出:“内分泌治疗是基础,需贯穿全程。对高危或部分中危患者,联合CDK4/6抑制剂可使5年复发风险下降7%-9%。”饮食方面,他澄清误区:“应避免食用蜂王浆、雪蛤等含雌激素高的食品,但豆浆等豆制品含植物雌激素,是激素调节剂,适量食用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图片12.png

刘晶晶教授:保乳与假体植入的“安全真相”

“保乳不保命”是患者常见误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晶晶教授表示:“早期患者保乳联合放疗,远期生存率与全切相当,且能保留外观,提升心理状态。”针对假体植入,她强调:“正规医院评估后植入假体,不会增加复发风险,仅需在后续检查时告知医生假体情况。目前国内保乳率约40%,未来结合整形技术,将帮助更多患者兼顾健康与美观。”

图片13.png

欧阳忠教授:患者的“生育权利”保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阳忠教授表示:“生育是患者天然的权利,在复发风险降至较低水平后,医生会根据病理分型、生理状态,提供辅助生殖等个性化方案,不要因疾病放弃生育希望,及时咨询正规医院医生即可。”

图片14.png

陈德波教授:康复期的“社会回归”建议

“适度运动、尽早回归社会,是康复关键!”泉州市第一医院陈德波教授建议,患者术后可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强度,完成规范治疗后即可回归工作与社交,“焦虑时可求助心理医生、患者群体或家人,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超90%,疾病正在走向慢性化的路上,乳腺癌可治可控。”

图片15.png

陈双龙教授:驳斥“按摩消瘤”,倡导“规范治疗”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双龙教授强调,“按摩、精油无法消除肿瘤,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是关键,“对不适合保乳的患者,可通过假体或自体组织重建乳房,年轻患者接受度较高,50岁以上患者也应了解重建优势,重拾自信。”

图片16.png

李剑伟教授:“高治愈率”下的“复查必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剑伟教授向患者朋友们给出具体复查方案:“术后前2年每3个月做B超、验血,每年1次胸部CT与乳腺钼靶;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1次全身检查。出现不明咳嗽、胸壁肿块等异常,需立即就医。”他同时建议,通过整形修复、循序渐进运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现场授课与义诊:干货满满,温情互动

图片17.png

现场还就《CBCS患者教育》的相关内容向患者及市民进行授课讲解,授课活动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益群教授主持。

图片18.png

在现场授课环节,孙正魁教授围绕《CBCS患者教育(前沿治疗篇)》,以20个问题展开科普分享,聚焦乳腺癌靶向、免疫、新辅助三大前沿治疗方向。向患者分享靶向治疗“精准杀伤肿瘤”特性,阐释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抗癌”原理,界定新辅助治疗“术前治疗”定义,以及分享各个前沿治疗适用人群,相应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为患者朋友们带来一场关于乳腺癌前沿治疗的生动科普。

图片19.png

刘晶晶教授围绕《CBCS患者教育(内分泌治疗篇)》的20个问题展开科普,先介绍我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点,再聚焦内分泌治疗核心内容。她详解内分泌治疗的定义、适用人群与常用药物,区分绝经前/后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延长治疗的情况,说明内分泌耐药的界定。同时,给出治疗期间的饮食、用药注意事项,强调血脂、骨密度等监测的必要性,列出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办法,还明确了补钙建议,助力患者科学应对内分泌治疗。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活动最后科普专家团开展现场义诊活动,为来自福建省内各地市的患者朋友提供一对一咨询,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科普行动不仅让乳腺癌科学防治知识深入人心,更让患者感受到医患携手抗癌的力量,为福建乳腺癌“防筛诊治康”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洪瑞麟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