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病人苦难就是研究方向
医疗创新蕴涵人性规律
新旧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人性是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善恶并存,是支配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源动力。人性不可随意放纵,如果无拘无束,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持久压抑,如果彻底禁锢,必然积愤难平,束缚创造力。显然,人性在特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故需要善加引导构建。医疗行为中一切有别于传统,更加有益于病家身心康复的方法都是有意义的创新,创新中既包含对历史的传承与肯定,也包含对历史的背叛与否定,本质则是对传统思想与行为的背叛,其脱胎于旧理念和旧事物,如破茧生蝶,如此新旧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临床医学中一切新事物都源于临床创新思想,但是创新结果并不一定符合科学与人文精神,一切新事物都需要经历临床实践检验而完善。由此可见,原始创新从星星之火的意念,到临床惠及病家的成熟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上下求索,纵横捭阖。目前,临床行为依然处于实践的检验过程,医者贵在独立思考、客观评判、发现问题、寻求改进良策。
人性不可随意放
在问题的沟壑之上建立新思想的桥梁
创新始终面向未来,是在向未知的世界渗透,临床创新的结果就是否定过去行为的迷失或错误,进而攀升到更加完美的时代。因而,创新的起点必然是思想的解放。临床创新研究就是应用科学智慧妥善巧妙解决问题,即在临床存在的问题与理想解决的方法之间建立新思想描绘的桥梁,研究的过程就是桥梁建设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艰苦的实践,由此而铺就通向成功的道路。
临床医师时常苦于缺乏研究方向,实际上,临床问题俯拾皆是,简言之,病人的苦难就是研究的方向。临床医学追求完美,任何诊治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都应当被更加完善的方法替代,因此“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理应成为临床医学创新的人文灵魂,尤其闻过则改,善莫大焉。
人性亦不可持久压抑
医疗创新需要包容切不可墨守成规
创新的天敌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由于临床职业生涯亲见无数童叟生命的黯然离去,亲闻无数妇孺病患的痛苦呻吟,医者的窘迫无奈,囧于道法,病家的焦虑无助,气数殆尽,因此渐渐习以为常,便也木然了,无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任由落花流水春去也。无疑,哀莫大于心死,唯有医者心存的怜悯才是临床创新渴望的点点星光,凡大志向者善从绝望中寻求生机,善从表象中寻求本质。
创新需要包容,虽然创新研究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上,但不是全盘否定或封杀异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则表现为对待他人需要尊重,需要学会褒扬或兼顾他人的意见或利益;对待自己需要谦卑,需要学会克制或隐忍自己的意见和利益,学术纠纷终究是君子之争,尤其学界权重位尊者更需谨记“人道恶盈而好谦”之古训,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淡定理智,儒雅执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创新者需要科学的证据,需要人格的魅力,更需信守科学家的良知与道德底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6-302025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疗法有新突破
-
new“珠峰”项目总结会在杭州召开,超万名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2025-06-30 -
new双靶点GLP-1/GIP受体激动剂BGM0504 II期数据在ADA第85届科学会议发布
2025-06-25 -
new儿童生长发育创新成果发布暨“小竹笋”儿童健康关爱公益项目启动
2025-06-18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