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2016房颤周】一滴血一分钟,抗凝管理更轻松

时间:2016-06-22 16:38:52来源:未知作者:消息 阅读: 109548

每年66日是中国房颤日,由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发起的“2016年房颤周患者教育系列活动”近期在北京各大医院陆续开展。通过健康宣教、专家义诊、免费检测等形式,向患者和居民普及心脏健康知识介绍心房颤动的危害和正确诊疗观念,提高大众对于房颤疾病的认知和关注。


房颤周患教系列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市健宫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大人民医院、721医院、北医三院的心内科专家走进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一对一心脏健康咨询服务,现场进行血糖、血压及INR(国际标准化比率)检测,帮助患者提前发现隐患给出专业治疗意见,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欢迎。

1.png

721医院义诊现场


作为全球体外诊断领导者,罗氏诊断积极助力活动的开展,为房颤患者免费提供康固全®CoaguChek®)凝血检测仪进行INR检测,旨在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抗凝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北京朝阳医院721医院已引进康固全®凝血检测仪,方便临床和患者获得快速、可靠的检测结果。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在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下,我国已成为房颤的第一患病大国。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3559岁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0.77%,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患者心房不能有效收缩,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如果形成的血栓随着血液泵出心脏,容易引起血管栓塞,其中危害最大的栓塞并发症就是脑卒中,即中风。


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凶险。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刘兴鹏主任表示:“我们应该帮助患者认清房颤背后‘中风’这只‘猛虎’,提高对中风的长期防范意识,以减少房颤导致的中风事件的发生。”


我国首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抗凝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房颤患者血栓疾病的发生率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然而,我国患者对房颤的危害认识不足,普遍缺乏抗凝管理意识。根据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不足1%


此外,由于华法林的疗效容易受到饮食和其它用药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检测INR值,并据此基础及时调整华法林的使用剂量。INR水平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量单位,安全有效的目标值范围为INR 2.0-3.0INR超出目标范围时,提示药量过大,患者有出血的风险;INR低于目标范围时,提示药量过小,患者有血栓形成的风险。


INR监测对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规避出血风险或形成血栓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抗凝治疗个体化要求高,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至少每月检测一次INR值,然而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能坚持规律检测INR值的患者较少,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2.png

3.png

义诊现场,患者免费接受INR检测


罗氏诊断康固全®凝血检测,采用新型INR指尖血检测方式,仅需一滴血,一分钟内即可得到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避免了静脉抽血的不便,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INR自我检测,并减少了服用华法林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检测的麻烦。


研究表明,使用这种便捷的INR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检测频率和依从性。INR检测的频率越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越低。当INR超出目标范围时,患者再到医院就医咨询调节用药剂量,为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和生活、工作的便捷。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