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指南推荐 权威支持 即释吗啡经典不可取代

时间:2017-09-27 16:49:52来源:未知作者:凤凤 丁新磊 阅读: 151154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据WHO统计,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目前,国内外普遍遵循WHO制定的“三阶梯原则”进行止痛治疗,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已成为癌性疼痛的金标准用药。吗啡人均消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疼痛治疗水平。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癌痛治疗得到规范化、系统化的提升, 中国吗啡的消耗当量由2011年人均1.74 mg提高到2013年人 均2.95 mg,增长率近70%。  

吗啡国内外临床应用多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常用的阿片类止痛药,分为即释吗啡与缓释吗啡。即释吗啡包括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及硫酸吗啡口服溶液等,是国内外指南推荐及权威支持的止痛用药,主要在疼痛维持治疗、剂量滴定、爆发痛控制、患者自控镇痛(PCA)及难治性癌痛等多个方面,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成人癌痛治疗指南》

即释吗啡为代表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作为中重度癌痛快速滴定和首选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确定阿片类药物的起始剂量,给药频率,并进行滴定,以在镇痛和不良反应之间获得平衡。对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推荐口服即释吗啡,起始剂量为5~15 mg。

blob.png

欧洲姑息治疗委员会EAPC

《阿片类药物癌痛治疗指南》

即释吗啡等即释型阿片类药物起效快,比长效剂型更便于灵活应用,还可用于阿片类药物剂量的个体化,由低剂量开始,逐渐上调至能够满意镇痛的剂量。因未控基础性疼痛所致的疼痛加重,要给与即释型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

PCA可通过静脉和皮下注射来实现无法口服和透皮给药止痛效果不佳患者的镇痛治疗。患者可通过静脉和皮下自控给予救援剂量。PCA可作为患者镇痛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blo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

PCA是患者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向体内自动注射设定剂量的药物。其特点是在医师设置负荷剂量、冲击量和锁定时间的基础上,患者按镇痛所需调控止痛药的注射时机和剂量,是适合于不同患者、不同疼痛时间和强度的个体化给药方法,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术后止痛给药方法。吗啡注射液是PCA采用的主要镇痛药。

blob.png

原卫生部GPM 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对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推荐初始用药选择短效制剂,个体化滴定用药剂量。此外,还强调疼痛治疗期间应备用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爆发性疼痛。《规范》明确指出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

blob.png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