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中国IgA 肾病研究又有重大突破

时间:2016-07-08 17:12:13来源:未知作者:董杰 阅读: 164832

中国IgA 肾病研究又有重大突破余学清发文《科学》杂志子刊,解析基因拷贝数与IgA 肾病关系

本报记者 董杰


629日,世界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子刊《转化医学杂志》全文发表了中山大学余学清教授领衔开展的研究结果:α- 防御素基因拷贝数变异与IgA 肾病密切相关,这种遗传变异未来或可作为IgA 肾病早期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该文是余学清教授团队在IgA 肾病研究领域又一项重大突破,该杂志是国际权威主流杂志,主要发表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章,2016年影响因子达16.264

1.png

余学清教授指出,随着对IgA 肾病遗传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IgA 肾病的遗传变异,发现与疾病发病相关的常见变异、罕见变异及结构变异等,并寻找与IgA 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表型、治疗反应及临床结局相关的遗传变异。本研究所发现的拷贝数变异,可能成为IgA 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点,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及未来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我们将综合应用这些遗传变异信息,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在普通人群中筛查出IgA 肾病的易感人群,在IgA 肾病患者中发现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并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特异性地干预和治疗,实现IgA 肾病的精准化预防和治疗。

据悉, 该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为主体,联合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英国诺丁汉大学及英国莱斯特大学,共入选 3105 例样本,余学清教授和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刘建军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项目)、广东省科技转化医学中心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2.png

IgA 肾病遗传学研究屡获成果

慢性肾脏病(CKD)是“ 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开展中国CKD 的流行病学数据调查及危险因素筛选等工作方面,王海燕教授牵头的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CKD 的总患病率为10.8%

余学清教授所在团队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南部地区CKD 患病率为12.1%。其中, 农村地区CKD 患病率为13.6%,牙周炎患者人群CKD 患病率为18.2%,高原藏族成人CKD 患病率为19.1%,而CKD 一级亲属的CKD患病率最高, 29.7%。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我国CKD 患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筛选提供很好的依据,对我国CKD 防治工作意义深远而重大。

其中,IgA 肾病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病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然而,IgA 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

IgA 肾病遗传学研究中,余学清教授团队近年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进行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在已完成的中国汉族人IgA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了5 个疾病易感位点(NatureGenetics,2012),包括汉族人特有的两个遗传位点8p23.1 17p13。随后, 在扩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又发现了3 个新的易感位点(NatureCommunications,2015)。进一步加深了对IgA 肾病遗传易感性的认识,并提供了IgA 肾病潜在分子机制一些新的生物学认识。

在这些研究基础上,该团队研究人员又收集了1189 例中国南部IgA 肾病患者及1187 例正常对照,对既往发现的易感位点内的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α- 防御素基因的低拷贝数可增加IgA 肾病的发病及肾功能受损的风险。随后,该团队研究人员在欧洲人群(531 例患者及198 例健康对照)中也验证了α- 防御素基因拷贝数在IgA 肾病易感性中的关联。此外,这项研究更进一步发现,该基因拷贝数变异与血IgA1 水平及糖基化缺失IgA1 的比例均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证实了α- 防御素基因拷贝数变异在IgA 肾病发病及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IgA 肾病的特异性干预靶点。

 

《柳叶刀》刊出余学清人物专访

余学清教授团队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其研究团队的多个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或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Xueqing Yu: a drivingforce in Chinese nephrology(余学清:中国肾脏病的引擎)”的人物专访,这也是近年来《柳叶刀》杂志少有的几篇在疾病防治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人物专刊。余学清教授的博士生连续在《细胞》《科学》《自然》全球顶级杂志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充分展示了肾内科团队的学术水平、厚实的研究基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