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肺康复 可整体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访哈医大附属一院群力院区心内科一病房主任陈桂英
新闻背景: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推算,我国现今心血管病总患病人数已高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榜首位置,其中农村为45.01%,城市42.61%。与此同时,我国心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速。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负担已成了困扰全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防控工作迫在眉睫。
在我国,心脏康复事业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肺一体,密不可分,需要建立整体的医学观,不可以把各脏器分割开来进行诊治。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房主任陈桂英介绍说,临床工作中,医生经常发现很多心血管病人在接受药物、介入及心脏康复等综合手段治疗后,仍然觉得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这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或呼吸肌衰弱等问题。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肺康复措施,则能有效改善和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更新了肺康复概念,即肺康复是在个体化治疗之后进行的,基于患者全面评估结果的一种综合干预措施,其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锻炼、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旨在改善慢性呼吸疾病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提升立足于健康行为的长期依从性。陈桂英强调,肺康复主要针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如神经-肌肉疾病、心功能不全、精神心理异常等。肺康复强调着眼于呼吸障碍,只要患者存在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减退和活动受限,就是肺康复的适应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心脏与肺脏紧密相连,构成心肺单元,是氧气运输途径的中心组成部分。有国际权威学者指出,“心脏病学家和呼吸病学家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左心室,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肺泡,这种局限性不能恰当地理解和较全面地观察心肺单元。”同样,国外呼吸病学家也认为,“单独给心或肺增加负荷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运动均需要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相协调,以及周围循环和肺循环的协调作用。”陈桂英打比喻说,心肺两个脏器作为影响机体氧供的核心器官,一直在共同划动生命的“双桨”。若失之偏颇,势必使机体出问题。故单独纠正心脏功能,不能完全解决病患的耗氧需求。而如果让心肺康复“强强联手”,则可以整体提升患者心肺功能,缓解症状,改善长期预后。
陈桂英主任进一步解释说,心功能不全时心输出量下降,机体供氧不足,无氧代谢增加,也会殃及肺功能。并且心力衰竭时,亦存在肺顺应性下降。心血管病人发生心功能不全时,会出现呼吸用力、加快等呼吸肌代偿表现。长期呼吸肌做功负担重,同时伴神经内分泌系统亢进及全身氧耗量大,易使呼吸肌疲劳,加重原发病,致使心脏负荷愈发沉重。临床上,呼吸肌疲劳是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之一,增加死亡率,使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复杂化。若此时给予肺康复,将显著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缓解症状,有助于为心血管病“踩刹车”。
心功能的改变可影响肺功能,反之亦然。陈主任介绍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专家就发现肺活量降低是缺血性心脏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随后大量研究显示,肺功能可作为冠心病预后的预测因子,独立于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同时,心力衰竭风险与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肺功能均存在负相关,如用力肺活量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原因除心肺疾病存在一定的混杂因素,如吸烟、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等现象外,肺功能损伤也会加重心肌缺血,引起血管收缩,长期亦能导致管壁重建,带来不良后果。
目前,学术同仁越来越认识到,心肺功能是一个整体。陈桂英阐述说,心肺耐力,又称心肺适能,就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反映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心肺耐力与心血管病发生、预后及全因死亡率相关。心肺耐力不仅是已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且加入了心肺耐力的传统危险因素,更是显著影响了对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重新分类。心肺耐力的个体差异一半归因于遗传因素,这对心肺耐力的影响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似,如胰岛素、脂蛋白、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等。国际学者建议将心肺耐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可见其重要性。现阶段,评价心肺耐力的心肺运动试验已在心肺康复中广泛应用。
陈桂英主任强调指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在生理、病理上相互依赖,关系密切;心脏康复和肺康复并不矛盾,在治疗相关疾病时需要相互兼顾。心血管病医生在临床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患者病情较重,无法耐受主动训练和剧烈的被动训练,这就需要结合肺康复的体位管理,即根据对每个病人氧转运受损因素分析后,制定治疗性体位处方。当患者有痰咳不出时,也许要借用肺康复中的气道廓清术和主动辅助咳嗽术。气道廓清术可通过运动治疗、体位引流、叩击、徒手过度通气、主动循环呼吸术、自主引流、肺内叩击通气、高频胸壁震荡等多种方法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同样,在心血管疾病临床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还是病人主诉胸闷、气短,给予心脏用药及心脏康复后,原有症状仍未减轻或消除。“这与患者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脱不了干系,治疗必需考虑和结合肺康复,主要包括通气模式和呼吸策略的促进,以及呼吸肌的训练。”陈主任介绍说,呼吸肌训练包括吸气肌抗阻阻力训练和呼吸肌耐力训练。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呼吸肌训练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病人预后,尤其有益于心力衰竭患者。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呼吸肌训练可降低病人收缩压及舒张压,增强副交感神经调控,而减弱交感神经调控。但有关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附:陈桂英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房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黑龙江联盟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黑龙江省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家发展联盟成员、中国医促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慢性气道病肺康复学组委员。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获得好评。近年来看,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的科研与临床工作。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我们进入了慢病时代,心脏康复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心脏康复包括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和睡眠管理,以及心理处方,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延长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符合国家大健康、大卫生的号召,极大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作为群力院区心血管病房的开拓者,陈主任带领医生团队担负起全部门急诊和病房医疗任务,并承担教学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及进修医生教学工作。在科研上,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主编医学专著3部,参与编写了2017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指南。主要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及心脏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
附:群力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房简介
2012年12月,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正式开始营业,心血管内科一病房是群力院区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五年来,在陈桂英主任的带领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科室从无到有,规模逐渐成型壮大。目前群力院区心内一病房共有医生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博士后2名,博士2名,七年制硕士2名,硕士3名。担负着全部的临床日常工作和门诊、急诊和病房任务,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病房工作井然有序,响应医院各项号召,收治了很多急危重症患者,获得群众广泛好评。目前主要从事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内科常见病及心脏康复方面的临床工作,致力于打造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治疗专科特色,帮助PCI术后患者过好“支架人生”。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心脏康复中心是国家康复医学会正式授牌的心脏康复培训基地,是国家支架人生俱乐部在黑龙江省指定医院之一,群力心内一病房是唯一指定的专业科室。为便于更多的病人了解和参与心脏康复,科室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和多个微信群,分别建立哈医大一院支架人生俱乐部群、心力衰竭群、房颤俱乐部群和哈医大一院心脏康复群,定期推送精心筛选的文章,定期在群里通知举办心脏康复的健康教育,举办患教活动,提升患者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及对心脏康复的参与性和依从性,患者反响非常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22025
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光荣在党50年” 纪念章颁发仪式
-
new首届马銮湾肿瘤内科学术大会暨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内科开科周年盛会圆满收官
2025-07-01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荣获首届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大赛二等奖
2025-07-01 -
07-012025
甘肃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免疫时代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专题学术交流会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