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时评/详情

全科医生培养不能仅靠嫁接

时间:2016-08-09 19:58:31来源:未知作者:徐宏伟 阅读: 91525

当前,要成为一名全科医生,首先须是一名持证的其他专科类别的医生,然后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三种培训方式,即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方可成为全科医生。而这三种培养方式都发生在院校教育之后,与之前的院校教育不存在连贯性。因此,笔者称之为嫁接式培养。

这种嫁接是嫁接在专科医师之上的,是嫁接在医学生毕业后的,从形式和内容上看,医者在接受全科知识培训之前的教育,与即将要从事的全科医生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几乎不存在关联性,因此,称之为嫁接。

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全科医生来源只有毕业后培训一种方式,且尚未理顺贯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以中西部大专层次医学院校为例,每年数以万计的临床专业的大专生们,虽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队伍补充的主要来源,但很遗憾,3年的院校培养期间几乎没有接触过关于全科医疗理念的任何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以河南为例,关于全科医学的继续教育项目,占全部继教项目不足5%。因此,我们目前的全科医生培养方法很难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全科医生。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全科医生呢?笔者认为,首先在院校教育方面,建议国内各医学类高校普遍开设全科医疗系,普遍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增加全科医疗相关课程,增加全科专业学生基层医疗实践机会,从源头上入手,发挥各地方院校的积极性、主动性,按需招录全科专业学生。

其次,在毕业后教育中继续开展全科医生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及规范化培训。但同时也要兼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资待遇及发展空间,保障其合理收入,否则,既便是培养出大量的全科医生,也将因为待遇等因素,造成人才流失。

再次,在继续医学教育中,针对注册全科医生,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增加培训的机会,增加资金投入,为全科医生持续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营造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需同时发力,全程疏通全科人才培养渠道,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全科医生。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