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少司命” 关键靠待遇
新闻背景:热播剧《芈月传》中,多处提及“少司命”——古代汉族传说中执掌人间子嗣及儿童命运的女神。广东省政协委员为当代“少司命”——儿科医生的境况和待遇鼓与呼,并忧虑地说:“有人预测,中国的医疗崩溃要从儿科开始。”
美国每千名儿童拥有1.46名儿科医生,中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师(2010年),近两年该数据更是下降到0.41。
儿科医生的辛劳有目共睹,收入、人身安全等问题更是众所周知,儿科医生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不少人建议本科教育增设儿科专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至于降低入职门槛,呼吁其他医生转行,更是昏招迭出。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即保障安全、提高收入。
提高收入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是大幅提高医生的诊金,鼓励医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病能力,通过自己的技术劳动来获取相应报酬。改革畸形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已经刻不容缓的地步。三甲医院专家号14元,简直比去动物园看猴子还便宜,这样的价格无论到哪都说不过去。
二是增加政府投入,或是在医保中报销部分诊金,或是通过诊疗人次核补给诊疗科室。只有一个科室在经济上不会成为医院的累赘,其医护人员在医院内部才会有相应的地位,医院才会有发展其的动力。
一个合格医生的成长,需要经过5-10年的高等教育,外加5-10年的临床经验,儿科医生更甚。政府、民众和社会真的有必要重视起来了,留住“少司命”,保障中国医学传承的有序发展,莫让“中国的医疗崩溃要从儿科开始”,一语成谶。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推荐阅读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热门资讯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