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建锋:缔造智慧医院的外科医生
尉建锋: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留美博士,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杭州卓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浙江大学卓健移动智慧医疗研究所所长,掌上医院创始者、医患友好度倡导者、国内移动远程的先行者。
他用有别于互联网人士的医学思维游走在互联网与医疗界,是“掌上医院”商标的唯一持有者和创始人、医患友好度倡导者和国内移动远程的先行者。
他说要以另一种方式做医生,因为他最明白医改和医疗痛点所在,他要用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了解,更多思考如何借助信息化改变现状,为改善医患关系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
“我做移动医疗的初衷,即让老百姓获取必要的信息,了解自身的情况,并增加对疾病各种治疗手段或手术的认识,进而对医生的工作增进了解。现在我们要为医生提供平台,产生实实在在的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看到和分享,让同行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生能够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他就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是浙江大学卓健移动智慧医疗研究所所长尉建锋。
2007年从美国回来他就开始涉足移动医疗,从最开始通过手机报开展健康宣教,到后来提供不一样的医疗服务,根据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设计开发分别适用于公众和医护工作者的移动医疗产品,体现的是创新的思维。
他的产品理念,从最开始掌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到现在的医链“提高医生专业水平”,再到未来着眼于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移动远程,都是为了实现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闭环掌上就诊、转诊服务,助力医改,体现的是医生的智慧。
尉建锋坦言,他所做的这些都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一种思考和创新,更好地把每个病例中所包含的医学智慧沉淀下来,传承下去,服务老百姓,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潮流。
智慧医院-掌上浙一 受国内医院广泛关注
2011年2月,尉建锋创建了卓健科技,专注于研究个人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很快,到2012年初,他获得了杭州江干区“百人计划”A类481万元的资助。后来相继获得“杭州市521人才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等项目资助资金。
同年7月,他开始着手“掌上浙一”的应用开发,一个月后,产品问世。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的首肯和支持,郑树森院士还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修改中。这是国内首创的“智慧医院-掌上浙一”App,发布后更是受到了国内医院的广泛关注。
最初发布的“掌上浙一”主要包括智能分诊、实时挂号、手机查询检查报告、医院地理位置导航、楼层导航、专家医生介绍及出诊信息,另外还提供定期更新的健康资讯和包括疾病库、药物库在内的随身健康百科全书。
尉建锋的理想是,患者能在家轻松预约挂号、查看化验结果,把自己的病情、化验单、检查单发送给相关专家进行即时沟通。身居偏远的农民,也可以享受省城医疗专家的咨询和会诊。而医生则可以在更方便管理患者的同时,收集疾病数据,丰富自我医学知识,提升自我工作技能。
科技,要让医患双方都受益,让患者看病更轻松,还要让医生爱不释手。
移动远程助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现在,尉建锋已将目光延伸到了更远方——远程会诊、转诊预约、分级诊疗。
8月6日,在苏州召开的2015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两岸四地电子健康论坛大会上,尉建锋携其最新的易康移动远程分级诊疗系统和转诊系统,宣示开创更加宏大的移动远程医疗版图。
在尉建锋看来,如果没有移动远程,院内信息化建设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当医生不在医院却要及时了解自己部门、医院的最新进展和患者情况的时候,如果不能实现移动远程,难免会误事;而当社区医生因为流程复杂,无法帮助50%甚至是80%以上的患者进行向上转诊时,有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加重医生在医疗过程中的风险,患者就医体验也会很差。
而移动终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使信息在医院间会诊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对接,帮助上级医院能够很明确地掌握患者所有的信息。“移动远程给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将带来的巨大便利。”尉建锋说。
卓健科技的易康移动远程分级诊疗系统和转诊系统,可以帮助医生通过手机端、iPad端或者医院的PC端,就能够很好地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进行双向交流并达成共识,快速完成转诊。
当前,卓健科技在浙江省已经完成了涵盖13家省级三甲医院的省市县三级转诊体系建设,辐射5个地区60余多家县市级医院及8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真正的分级诊疗转诊工作,目前通过这个平台转诊的患者已经超过300万。
医者思维与互联网结合产生最大价值
尉建锋坦言,他所做的这些都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一种思考和创新,更好地把每个病例中所包含的医学智慧沉淀下来,传承下去,服务老百姓,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潮流。
不断地思考、探索,把患者健康教育和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当作己任,源于尉建锋的“医生情结”。现在,他仍然是浙医一院肝胆外科的医生,他在医院感受瞬息万变的政策,在临床工作中与一线医生同悲同喜,更享受在不同医生群里聊天或求助的感觉。他说,我要留在医院里能够更好地把握痛点,然后想着怎样以互联网的方式把这些痛点解决掉。离开这个环境,就仿佛风筝断线,没有归宿。
因为大力倡导掌上医院APP,尉建锋和他领导的卓健科技团队不断受到好评,在2015年3月16日也很荣幸地被评为“杭州江干区2014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公司从几十人扩展到200余人,还解决了最大的难题资金问题——今年年初就已经完成了1.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为腾讯。卓健科技也成为腾讯布局医疗版图的第三家医疗互联网创新企业。
是什么赢得了腾讯的青睐?有分析人士认为,卓健和其他提供预约挂号和诊前流程优化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最大不同是,他们并没有追求连接医院数量的快速扩张,而是将重点放在服务的纵深挖掘上,并且这种服务不仅面向院内、而且打通了患者及大众的服务,这或许是因为其创办者尉建锋本身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对医疗业务的深刻理解所决定的。——这也是尉建锋及其所带领的卓健科技最大的价值所在。
用普世的心,做理想的事。一边当医生,一边做科技,尉建锋乐在其中。
做医患最贴心的移动医疗
《医师报》:作为一名医生,您为什么钟情于移动医疗?
尉建锋: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医生有时在临床中遇到一些患者的提问,可能会认为是很无知的问题,而同样的问题你可能要回答千遍万遍。如果有一种方式,只说一次就能让患者记住,并且让其他患者看到,不再问重复的问题,那就最好了。但需要后台有庞大的知识库来支撑,现在的移动医疗就是最好的方式。
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是医学知识的不对称,二是患者对疾病的转归和治疗的预期过高。例如很多患者不明白,为什么站着进来会躺着回去?他们就此认为医院是有问题的。但是反过来,我们该主动告诉他,为什么站着还要进医院是因为本身有问题了,是什么问题,什么样的疾病,疾病的转归怎样,这样或许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冲突或者不对称。这就是我一开始想做移动医疗的初衷,即让老百姓获取必要的信息,了解自身的情况,并增加对疾病各种治疗手段或手术的认识,减少不对称的现象,进而对医生的工作增进了解。其实就是加强教育,相互促进。
我从2008年就开始做这件事,到目前也没有脱离这个范畴之外。作为医生,我最明白其中的医改和医疗痛点所在,加上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了解,会更多思考如何借助信息化改变现状,助力医改。
用普世的心做理想的事情,理想的事情就是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只有这方面改进和提升了,医患之间,甚至医院的信息化方面也能有所提升,否则永远都陷在“死结”里。
《医师报》:现在移动医疗正以各种形式铺天盖地而来,医生应如何面对?
尉建锋:如今90%及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的,人们在家已经很少打开电脑了,都是通过手机或者微信来获取信息,医生也是一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new陕西宝鸡市陇县:眷恋这片热土——温水镇坪头村乡村医生郝松柏
2025-04-17 -
new白衣执甲坚守初心 医者匠心创新前行 ——记晋中市医师实践创新十大案例获得者许建坤
2025-04-17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