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突 破
此生,我们“医”无反顾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 乔杰院士
不论是奔向祖国各地、世 界各方,还是留在母校学习深 造或走上工作岗位,今天的毕 业典礼,都是同学们再起航的 新起点。乔老师还要代表学校, 叮嘱你们:
时刻牢记 以厚道之心立德
西门进校园的厚道石在你 们入学的第一天就深植于内心, 这其中蕴含着救死扶伤、代代 相传的人间大爱。特别是对于 未来可能手握生死的医学生来 说,心怀善念、坚守至纯品性 的要求更高。古语云“太上有 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言”——做人,树立德行是第 一要义。
医者,德为先,义为要。 博爱厚道的德行会为同学们搭 建好悬壶济世的阶梯,让你们成 为一生受人尊敬的医者、学者。 你们行囊中母校的毕业礼物厚 道石,传承的就是这种精神。 你们要将它扎实地安置于内心 最为深处的地方:心定、德生、 大道行。
永不懈怠 以专精之技立世
医学是一门永远也学不完 的科学、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永远面临着新挑战,而这正是 医学的魅力。北大医学教给了 同学们必备的诸多技能并且提 供了很高的起点,也赋予了你 们更多的使命。
你们必须不断地探索钻研、 不断地精益求精,在今后的临床、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工作中 继续深耕不辍,摸爬滚打。
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 求,才能锻造出科学研究的高 精尖新技术,才能打磨出治疗 疾病的独特新精手艺。才能有 绝活,有绝技,成为让母校自豪、 对社会有贡献的学者、医者、 管理者。
敢于突破 以出新之势立志
医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是 最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从 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到守护 生命、拯救生命。医学领域无 数创新让生命延续,让生命质 量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实践、 北医方案也成为了我们对世界 医学最为丰富的贡献所在。
我们要做“0”到“1”的创 新突破,做“1”到“10”的攻 坚克难,我们北大医学要把科 研成果从“字面”落到“地面”, 落到我们祖国大地上。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 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树立雄 心壮志,鼓足干劲,为人民健康 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矢志不渝!
关键词 初 心
做好“医”路之上四种角色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 陈翔
从基础医学实验室到临床 实习的病房,从理论学习到实 践操作,你们用勤奋和汗水书 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毕 业生中有在科研方面进取创新, 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的科研新 星;有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 创新研究等竞赛中斩获大奖的 竞赛达人;有在生活中践行救 死扶伤、发扬湘雅精神的仁心 医者。“医”路之上要做好四 种角色。
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医 者初心,做矢志不移的“排头 兵”。作为新时代的医学人才, 必须时刻牢记医者仁心的初心 和使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向王建安和马骏师兄学习,不 断追求卓越、勇攀医学高峰。
要勇于担当责任,践行医 学使命,做勤奋耕耘的“孺子 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去治病救人、去服务社会、 去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要持续学习创新,不断提 升自我,做勇立潮头的“急先 锋”。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 识和技能体系。同时,也要敢 于创新、勇于探索。
要恪守医德医风,维护医 学形象,做心怀大爱的“好先 生”。始终恪守医德医风、坚 守医学伦理和道德底线,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医者的职 业精神和道德风范,赢得人民 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关键词 责 任
“三声叮嘱”助你鲲鹏展翅
新乡医学院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王福俤
毕业之际,“三声叮嘱” 赠于学子们,希望你们从新医 起飞,鲲鹏展翅、鹏程万里,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成为国 家的栋梁之材。 坚定信念,在厚植家国情 怀中挑大梁、当主角
近年来,我国重大创新成 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进 入与国际并跑、领跑阶段,在 那些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重 大科技攻关任务、大国工程中, 青年人逐渐当起了主角、成为 顶梁柱。青年人敢于探索未知、 勇于挑战现状,从一开始就要 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 者”,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 大事业之中,勇于追求梦想和 目标,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 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青春澎湃,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知行合一,在潜心医学技 能中学真知、悟真谛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同学们在学校期间已经掌握了 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但这只 是起点,还要关注医学最新前沿 动态,了解最新的医学技术和治 疗方法,不断拓展视野和思路,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医学实践。探 索未来的历程是艰难的、孤独 的,也充满了乐趣。希望同学们 保持学习热情,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探索前沿,在实践中学真知、 悟真谛,成为未来前沿科学的探 索者、发现者、领跑者。
砥砺奋进,在挺膺担当作 为中成大才、显风采
当代中国青年与伟大的时 代同向同行,是实现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 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矢志追求 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 位的人生”的寄语,在火热的 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奋斗 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勇于 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民 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 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为社会 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最能吃苦的年纪涵养“自找 苦吃”的精气神,把艰苦环境、 艰巨任务当作磨炼自己的机遇, 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长才干中筑牢成长根基。
关键词 自 信
坚定文化自信 走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季光
花开半夏,小荷芬芳,正 值万物并秀的美好时节。又有一 批上中医学子即将背上行囊,从 此独自启航,圆满与喜悦、离愁 与别绪在此刻交融,属于同学们 的毕业典礼如期而至。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 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医 人何为?我们的前辈榜样用精彩 的人生答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精研“扶正法治癌”的国医大师 刘嘉湘先生,率先提出“骨伤病 整体论治观”的国医大师施杞先 生,把“中和”思想贯穿临床诊 疗全过程的国医大师严世芸先生 等等,他们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按 下了快进键。
“晨钟暮鼓勤耕耘,春华秋 实终得报。”中国式现代化打 破了“现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 我们拥抱现代化,同时更加坚 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走的是“传 承精华、守正创新”、独立自 主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过去 的一年,我们持续实施揭榜挂 帅有组织科研,在传统理论、 资源技术、人工智能、原创新 药等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科学问 题和核心技术难题的突破性进 展。我们建设了首个国家产教 融合创新平台和全国重点实验 室,在经典名方和现代中药融 合创新领域接续奋斗。我们的 国际化步伐更加稳健,ISO/TC 249 秘书处共发布了 110 项中医 药国际标准,促进了世界传统 医学在标准化领域的广泛合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 础性、战略性支撑。”新质生产 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导研制 “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让 中医数字人走进现实;中国工程 院院士胡之璧指导建中药细胞分 子工程技术平台,推动了草本中 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学 院院士林国强前瞻布局了中药合 成生物学前沿领域,助力多个创 新中药研究开发,为动物、矿物 药新资源提供了颠覆性技术。
在新的征途上,希望同学们 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 敢于创造世界奇迹,在实现民族 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