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蛋白HIV阳性”不能止于复查阴性
《医师报》评论员 张广有
春节期间,上海新兴医药生产的人免疫球蛋白HIV抗体阳性的新闻引爆舆论。经国家药监局调查,对上海新兴医药生产的涉事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的艾滋病、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江西方面对患者的HIV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该调查结果打消了公众对输注免疫球蛋白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恐慌。但对于我国血制品行业来说,事件远未结束。
笔者咨询国内某知名艾滋病专家,他表示,免疫球蛋白HIV抗体阳性意味着用于生产该批次免疫球蛋白的血液受到了HIV的污染,也就是说有供血者感染了艾滋病或携带HIV病毒。这意味着上海新兴医药的供血源和质控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笔者查阅《国外医学输血液学分册》1989年第12卷第5期一篇题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动传播HIV抗体》的论文中指出,一些批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会有HIV抗体,而使受者呈现暂时HIV抗体阳性试验结果。这可能是江西患者复查为阴性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不能因为复查结果阴性就掉以轻心,认为该批免疫球蛋白就完全没有问题。
尽管早在1988年原卫生部下发的《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进口人血丙种球蛋白处理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性病艾滋病杂志》刊发的《237例注射HIV一1抗体阳性进口人血丙种球蛋白者的血清学监测》文章,均指出,输注HIV阳性的免疫球蛋白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基本是安全的。
然而,没有人能够预测每一个新的感染可能发生,因此,临床医生必须要严格控制免疫球蛋白等血制品的使用适应证,以及妥善记录保存具体的生产批号。此外,其他血制品如白蛋白、凝血因子均可传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疾病。免疫球蛋白暂时是安全的,但不代表着上海新兴医药生产的其他血制品都没有问题。所以,上海新兴医药全面停产核查,追查凝血因子等其他血制品有没有被污染才是重中之重,后续还应逐一排查供血源,防微杜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