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普外科到急诊科,跨学科从医的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金红旭教授,几十载如一日,不断挑战自己,把从父亲、老师处得到的教诲和人文精神,传承给所有学生,让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建设,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这位兢兢业业的急诊医学人,正在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我在普外科已工作了16年,如果一直待在那,我能想象得到自己退休的样子。”为了寻求更多挑战,38岁的金红旭转而去了急诊科。
急诊是年轻的学科,即使是美国也只有30多年的历史,急诊给了金红旭大展身手的舞台。在他的努力下,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的建设已受到全国同行的广泛认可。
建国70年,是医疗事业发展的70年,也是国内医疗环境不断变化的70年。“医患关系不容易评价,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医生与患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金红旭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医患关系趋于紧张,主要原因在于医疗被推向市场,治病救人变成了商品买卖关系,医疗服务内在的人文价值变成了价格。而医患关系的最低谷出现于20世纪末,举证责任倒置的存在,使得医生看病之前,检查做得越多越好,签字越详细越好,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患关系正在趋于缓和,社会也逐渐明确了医疗的定位,它不是完全的“商品”。
医学一大独特之处在于,很多经验性的东西,需要由前辈传授给晚辈,不断丰富知识体系和积累经验,才能让医学更加完善。
学术的传承方式,目前已大不一样。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图书馆查阅文献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多途径获取知识已成大趋势。“真正的医学传承,实际上是传承医学人文精神”,他坦言,选择学医受父亲影响很大,父亲从医多年,上山下乡在各地行医都很受尊重,他曾告诫自己:“要是学医,就不要想太多,只要一心一意把病看好,其他的自然来到。”
而金红旭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又部分源自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查房及教学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给了金红旭很多启发。
天普洛安疗效、安全性均已得到了认可,可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的控制和急危重症的治疗。
——金红旭教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